写书是个人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人都有写书出书的可能性。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出书这件事是否能跟得上互联网的变化呢?

出书前必须做的三件事(出书的流程优化讨论)(1)

传统的出书过程是确定了目录和书的内容,交由出版社进行印刷、分发。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一旦交付出版社制作后,就没有机会修改了。互联网的一个巨大特性是:它的变化是非常快速的。这样的一种出版制度是没有办法满足快速变化这个需求的。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书像一个产品一样,可以根据作者的阅历进行内容的修订和补充,那么传统的出书过程是不适合的。另外还有一点,传统的出书过程需要书号,这大概也要几万才能拥有一个,也给个人出书带来不便。因为传统的出书过程存在着局限性,小编在半年的写书过程中,最终决定了出电子书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出电子书有如下的优点:

1. 出书速度快,不需要走传统的整个流程。从审阅到印刷等流程都被简化的很干净。

2. 不需要那么高的费用,只需要几千块就能正常出书。

3. 可以快速的分发到各大平台。如知乎,亚马逊等。

虽然出版电子书很方便,但是它依然存在着局限性。

1. 提供全平台电子书分发功能的服务商很少。

2. 审阅过程依然走的是传统的流程。一个内容会经历审阅、打回、修改、再审阅、再 打回、再修改的循环流程。期间的时间成本非常高。

3. 因为定好了价格和合同,也不太满足互联网经常变化的特性。

基于上面的讨论,我会希望未来的出书模式是这样的:

1. 专人对接图书的审阅与修改。

2. 优先发布电子书,并提供后台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好的情况下,自动对接可提供纸质的

出版社进行纸质出版操作。

3. 优化书号的价格,实现全民知识分享。

4. 方便的更新机制。当作者对书进行了修订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及时的更新到各大 渠道中。作者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修改。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