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榕黑木耳是一道常用的食材,经常出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但深圳市民刘女士(化名)前段时间吃完在家中泡发了好几天的黑木耳后,出现呕吐症状,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差点丢了性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市三院)医生介绍,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刘女士就是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深圳木耳泡发3天的危害 深圳女子吃泡发多天黑木耳差点没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深圳木耳泡发3天的危害 深圳女子吃泡发多天黑木耳差点没命

深圳木耳泡发3天的危害 深圳女子吃泡发多天黑木耳差点没命

南都讯 记者李榕黑木耳是一道常用的食材,经常出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但深圳市民刘女士(化名)前段时间吃完在家中泡发了好几天的黑木耳后,出现呕吐症状,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差点丢了性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市三院)医生介绍,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刘女士就是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

刘女士今年四十多岁,平日身体没什么毛病,但没想到的是,因为吃了一顿泡发多天的黑木耳,她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陈军介绍,吃完黑木耳后,刘女士出现呕吐症状,于是前往宝安区一家医院的消化内科治疗。经过检查发现,刘女士的肝、肾、心脏功能已严重受损,病情极其凶险。

于是,8月30日,刘女士转到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重症肝病科。陈军介绍,刘女士刚来的时候意识清醒,可以对医生的提问做出回应,医院对她进行了人工肝治疗和肾透析治疗,但病情没有好转。半天后,她就陷入昏迷状态转入ICU。

当天,宝安区疾控中心检测中毒食品样本显示,刘女士是因为误食“有毒木耳”,也就是米酵菌酸中毒。

明明是家里泡发的黑木耳,为什么会成为有毒木耳呢?米酵菌酸又是怎么产生的?“米酵菌酸主要从木耳、银耳一类食物的不正当泡发过程中产生。泡发时间过长;食物直接接触的容器及环境卫生条件差;空气潮湿等,处于以上条件中木耳或银耳在浸泡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椰毒假单胞菌,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分泌米酵菌酸。”陈军说,米效菌酸是目前已知毒性极高的一种物质,人通过误食进入体内后会短时间引起心、肝、肾、神经系统等多个重要脏器损伤。

深圳市三院近几年接到有限的几例木耳中毒的患者,即便全力抢救都无一例生还。目前刘女士是深圳市三院有记录以来毒物检测结果报告当中体内摄入该类毒素含量最高的一例。

肝移植是唯一救命方法

当深圳市三院肝移植科主任姜楠来会诊时,刘女士已经陷入深度昏迷,肝、肾、心、脑都有不同程度受损,尤其是肝功能受损十分严重。转氨酶已经升到了8000左右,黄疸最高升到接近100。

姜楠说,米酵菌酸这种毒素的特点就是进入人体后集中作用于肝脏,肝功能损伤后紧接着就会出现肝性脑病,这个毒素的另一个特点是攻击细胞的线粒体直接会引起肝功能、肾功能衰竭以及脑部的损害。为了及时挽救刘女士生命,必须立即肝移植,阻断毒素蔓延产生的连锁反应。

9月2日,很幸运有了供体,姜楠带领团队立刻进行了移植手术。姜楠介绍,手术过程中,看到刘女士因为中毒导致急性肝萎缩,她的肝脏已经缩小到了正常的一半左右,只有小孩的肝脏那么大。而且肝脏内充血淤血。整个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术后第二天,刘女士便对疼痛刺激有了反应,第三天患者完全苏醒,神志清楚。

米酵菌酸中毒在医学上一直没有特效药,通常就是通过透析,也就是换血治疗来稀释毒素,但是如果该毒素的摄入量过大,基本是九死一生。”姜楠说,这种病情在国内和国际上可追踪的报道中显示,其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一般发生3-4个脏器衰竭的患者,死亡率几乎是100%。刘女士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例米酵菌酸中毒致多器官衰竭通过肝移植治疗存活的病例。

目前刘女士正在恢复中,但仍在ICU密切观察。这次抢救刘女士从治疗效果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来说具有开创的意义。这也体现了深圳市三院多学科综合救治能力。

【科普知识】

米酵菌酸是什么?

黑木耳在长时间浸泡过程中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

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

常见的容易被米酵菌酸毒素污染的食品有变质的银耳、木耳,糯米面汤圆、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

木耳长时间浸泡一定有毒吗?

干木耳本身并没有毒素且营养丰富,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

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阴雨潮湿的天气。如果长时间浸泡,加上外部环境不干净,就很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没洗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等,这些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就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米酵菌酸耐热,烧不死、煮不灭,一般的烹调方法并不能破坏它的毒性。

专家建议

1、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2、黑木耳浸泡后如果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3、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