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中,无数老兵传奇的战斗经历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抗战老兵革命精神铸就的优良家风让人崇敬,辽宁卫视家庭纪实故事片《家的味道•老兵》8月15日起,每周二晚21:15辽宁卫视,震撼播出。

第九期《家的味道•老兵》为我们讲述的是老八路李永庆老人的故事,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李老经历了太多,那一束芦苇花,藏着李老一段刻骨铭心的曾经。

95岁高龄老兵回忆起抗战岁月(芦苇花见证战友舍生忘死)(1)

芦苇花 凝结刻骨铭心的战斗精神

芦苇花对李老来说是一种情节,有着特殊的意义,李老最喜欢这个花。曾经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当时日本鬼子大围剿,李老在芦苇荡里面生活了21个日日夜夜,那时候没吃没喝,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很多战友都牺牲了。芦苇花寄托了李老的一种情怀,一种情节,凝结的是战友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刻骨铭心的战斗精神。

战场托孤 永不屈服的抗战故事

李老永远不会忘记,发生在75年前黄河入海口,那片芦苇荡里的故事,在李老的生命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那里不仅仅是饥寒交迫、艰苦卓绝,还留下了永生难忘的战友情谊、永不屈服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念!其中革命先烈苏大姐为了掩护被包围的其他战友,不惜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牺牲前她向不到15岁的李永庆托孤,李老虽然以性命相护保护苏大姐的两个孩子,最终却还是要面对与战友的生离死别,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革命的后代、烈士的后代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得以生存下来。

95岁高龄老兵回忆起抗战岁月(芦苇花见证战友舍生忘死)(2)

最艰苦的岁月 不能忘记的抗战

1943年,华北日寇总司令冈村宁次在七个城市调集了3万多人,八个正规师,两个机械化师,一个骑兵旅,12架飞机,两艘大军舰,12艘快艇,李老所在的小分队23个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因为从前扫荡只有两三天,每个人带的粮食只够维持四天,而这次却足足挺了21天。饥饿难耐时,带领小分队的王股长,一位革命十几年的老红军,给他们讲红军过草地的故事,王股长说就我们现在这个情况,要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相比那差的太远了,所以他给我们讲了很多的老红军故事,鼓励大伙要渡过这个困难。就这样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尽管不少战友牺牲了,但是小分队还是挺了过来,所以李老常说,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95岁高龄老兵回忆起抗战岁月(芦苇花见证战友舍生忘死)(3)

牢记历史 不忘当年为抗战牺牲的战友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李老所在小分队17天断粮,战士们只能吃草根,饥饿严寒使很多战士得了肺炎发起高烧。那时候的李老还是一名十几岁的小八路,为了救生病的老股长,与战友两人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去黄河边找水,冬天的黄河已经上冻,他们不幸被敌人发现,为了救李老,为了把救命的水送出去,李老的战友小董拉响了自己随身的四个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每说起这段故事,李老都忍不住泪流满面。部队打仗的时候根本做不了饭,只能吃干粮,在班里头,班长下令党员站一边,先紧着战士们吃,党员把好的给战士吃,最后剩下那些黑的沫沫党员吃,有的战士感动的一面吃一面流泪。后来连长就解释了这个问题,说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是救劳苦大众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就应该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难忘峥嵘岁月 刻骨铭心教育后人

95岁高龄老兵回忆起抗战岁月(芦苇花见证战友舍生忘死)(4)

战友的牺牲,炮火的轰鸣,这些画面李老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他永远不会忘记,是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英烈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换来了新中国。他总是对儿女们说:“现在国家这么富强,生活这么美好,我们更应该把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传下去,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不忘初心、永远向前!“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多李老刻骨铭心的革命故事?欢迎10月10日晚22:10,收看辽宁卫视《家的味道•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