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整村土地整治中,他们打破组户界限,拆埂平丘,整塘修渠,把原来沟壑纵横的小田窄地,改造成塘深渠畅、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具备了实施大型农机作业的现代化农业基础,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密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密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密码

在推进整村土地整治中,他们打破组户界限,拆埂平丘,整塘修渠,把原来沟壑纵横的小田窄地,改造成塘深渠畅、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具备了实施大型农机作业的现代化农业基础,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通讯员 杨明 马晓冲

7月8日,固始县徐集乡郭洼村千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内,新禾带露,绿浪翻滚,十余名村民正忙着除草。

这2000多亩优质水稻,属于鸿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人没想到的是,该合作社的牵头人——胡乃合和他的5个同伴,却是来自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白莲乡五星村的农民。今年已是他们在郭洼村“借地种粮”的第3年。

“把他们吸引来的,是这里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郭洼村党支部书记熊真付自豪地说。

2015年起,固始县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徐集乡郭洼村等5个村的群众成了第一批受益者。在推进整村土地整治中,他们打破组户界限,拆埂平丘,整塘修渠,把原来沟壑纵横的小田窄地,改造成塘深渠畅、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树成行,具备了实施大型农机作业的现代化农业基础,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据了解,截至2018年年底,固始县先后争取实施了国家和省级土地整治项目15个,投入资金5.2亿元,整治总规模近2.56万公顷,涉及全县200多个行政村。在政策支持下,他们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路子,将整治后的土地交由村集体管理,实行集中流转经营,鼓励规模化种植。

2017年春,从事收割机田间作业、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种管收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的胡乃合,从朋友处听说消息后,便联合阚道辉、苏金乐等5人,前来固始实地考察,从郭洼村流转土地2100亩,牵头成立了鸿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机械化作业,规模种植优质小麦、油菜、水稻等作物。

“今夏小麦收割后,每亩净收入260元。现在水稻长势喜人,今年合作社纯收入过百万元,没有一点问题。”胡乃合自信地说。

胡乃合等人到此“借地种粮”几年来,当地政府一视同仁,积极为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我们准备在这里长期干下去,还准备再扩大规模呢。”胡乃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