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盆、 倒酒精、用温水稀释。

然后,她双手交叉,环抱老人,将老人稳稳地放在方靠背 椅上,投毛巾,开始为老人擦拭身体。

她一边擦,一边指着老人身上已经呈淡黑褐色的斑痕说:“这 些斑痕之前都是褥疮,从头到脚。”

用稀释过酒精的温水擦洗完后,换温水,再擦洗第二遍。

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聊天了(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1)

完毕后,她转着圈用药皂涂满老人身上,再用温水清洗干净。 接着,擦干,分部位、有针对性地在 老人身上涂抹碘伏及护理药膏,最后将 老人抱起重新放回床上。

一个小时,一共完成了“五步擦 洗”,清扫干净屋内的水迹,她已是 大汗淋漓。 “舒服了吧,叔,您看现在多干净。”刘 丽苹拿过镜子,照着老人。老人笑着点头。

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聊天了(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2)

她叫刘丽苹,是洛阳的一个居家养老护理员,虽然从事居家养老护理员工作不到 半年,但凭借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刘丽苹不仅赢得了37位老人的认可和喜 爱,也获得了一个个家庭的尊重和赞扬。

除了照护周到、细致,刘丽苹还有一个和老人沟通的秘诀——“多陪老人说‘废话’”,而这值得做儿女的思考、效仿。

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聊天了(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3)

朱自清说,“人生其实多一半在说废话”“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普通人的日常,哪有那么多重要的话要说,家人之间交流,多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看似没啥大用的废话,正是这些废话,构成了平凡人生的烟火气儿、人情味儿。然而,有的儿女总嫌父母太啰嗦,不愿听他们说废话。

小品《家的谎言》中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平心而论,这位儿子很孝顺,担心父亲心疼钱,就谎称自己送的贵重礼物都很便宜。一次,他回家看望父亲,却接到电话,要回单位签个2000万的合同。

看到父亲,儿子不忍心立刻就走,给了父亲10分钟时间“说重要的事”,可父亲说来说去,都是“你二姨上咱家来嗑瓜子”“你二爷他老姑娘啊,脚崴了”等废话,儿子不愿听,要回单位去。父亲怒了,对着儿子的照片说起了“废话”。

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聊天了(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4)

当儿子得知,父亲把自己送的礼物卖给邻居的目的,只是为了买自己一些时间,说说话时,他终于醒悟:再贵重的礼物,也比不上陪父亲说说家长里短的废话。

谁的小时候,不是在父母不厌其烦的“废话”中,学会了说话、走路?当父母老成了孩子,我们怎么就没了耐心,听父母说“废话”呢?

“热不热?”“冷不冷?”“饿不饿?”……这些平淡琐碎的废话里,藏着父母的幸福。看似“废话”,实乃“情话”——饱含亲情的话。

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聊天了(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5)

步入老年,年龄越大“世界”就越小,最后,小到只有自己和儿女。儿女的世界,父母想挤,却往往挤不进去;心心念念的,不过是跟儿女多待一些时日,多说一些废话,希望有共鸣,渴望被理解。他们的幸福往往很简单:自己喋喋不休,儿女并不厌烦;自己说得眉飞色舞,儿女听得津津有味。从这个角度说,勤于听父母说废话,善于对父母说废话,也是一种孝心和精神赡养。

做儿女的,不妨放慢脚步,多陪父母多说说废话,父母少些寂寞,我们才能少些遗憾。有些废话,父母走后,再也不会有人和你说起。(张宝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