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文是第60篇有据可查的原创作品(标有原创标签),之前没有开通原创标签时也创作过几十篇文章。
本人2000年投资房产,所以研究房地产比较早。并且有南北方买房经历,对于南北方的不同有深刻的体验。
本人从事咨询策划业有近20年的时间,擅长趋势观察、战略策略研究,重视结果更重视形成结果的逻辑。对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有系统独到的见解,所以也喜欢房地产文化。
本人一贯主张“专家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学者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所以力争做专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繁复中理清思路,表达尽量简洁明快。
以下是正文。
都市圈的特征是交通互通、产业互补、来往密切,地理半径100公里,有核心,有副中心,有卫星城,经济活动基本在这个圈里完成。
粤港澳大湾区表面看涉及三地:广东、香港、澳门,其实就是涉及一个省。香港、澳门之前就是广东省广州府下辖的区域,香港隶属广东省广州府新安县,澳门隶属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
因此,粤港澳三地不但在地理上相连,经济上相融,文化上也相通。粤语是三地共同的语言。
从地理位置、经济关系以及文化特征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其实是一个大都市圈。
一,从地理位置上看,粤港澳大湾区符合都市圈的特征
按照都市圈的定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1小时通勤圈,是国际通行的原则,主要是指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
那么1小时通勤圈的通勤距离是多少呢?根据地铁的设计时速一般为60-80公里/小时,市域(郊)铁路一般为100~160公里/小时,城际铁路的设计时速一般为200公里/小时,1小时通勤圈一般在50-150公里左右。
大湾区的“9 2”城市,广州与深圳之间的距离为100公里左右。市域铁路通勤时间为1小时,城际铁路通勤时间为半小时。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大湾区的“9 2”城市聚集在珠江口两岸,半径100公里左右的圆内,见下图:
二、从经济关系上看,湾区城市产业互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两个核心城市发展各有特点。
广州自古就是贸易重镇,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
广州得名于226年的孙权,当时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为交州和广州。古代广州曾是三朝(南越国、十国南汉、南明)十主的古都,居于岭南地区。
三国时期的交州,当时广州称为南海郡
西晋时期的交州与广州
1757年,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新时代则成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因此广州对外贸易繁荣,也是传统的贸易繁荣大都市。
过去,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商业网点众多、网络发达,居国内城市之首。除了贸易,轻工业也很发达,门类齐全。如今,总部经济也蓬勃发展。在教育、科研方面居南方城市之首。
深圳虽然立市时间短,但发展迅猛。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早期依托香港的三来一补,成为制造业基地。后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金融 科技发达的城市。
现在深港合作得到了纵深发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着眼于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优势,深港科技合作区着眼于香港的科技研发优势,深港口岸经济带则着眼于香港的国际贸易优势,深港合作会使深圳、香港进一步融合,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有人分析,深港合作区将成为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是很有道理的。
广州与深圳,是广东省内两大城市,但产业特色非常鲜明,互补性很强。香港与澳门的产业特征也很鲜明。大湾区内其它城市的产业也各有特色。如佛山的瓷砖、珠海的空调、中山的灯具,等等。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圈中,珠三角(大湾区)城市的产业互补性是最强的,是相辅相成的整体,这也是市场力量选择的结果。
三、从文化习性上,湾区内各城市是基本相同的
首先,无论广州、深圳还是香港、澳门,外地人很难懂的粤语是他们的通用语言。即使香港、澳门在外漂泊了那么多年,对于粤语的初心不变。
虽然地域不同,文化上又细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但都具有岭南文化的特征。
岭南文化的务实、低调、包容的特点,让来到这个地方的人很快就能够融入其中。所以,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十年来,广东省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总人口达到了1.26亿。如果再加上香港745万、澳门63万,大湾区总人口会有1.34亿。随着大湾区的快速融合发展,未来,流入大湾区的人口还会增多,不远的将来,人口达到2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饮食上,大湾区也是自成一体的。早茶、烧腊、茶餐厅,不论是在香港、澳门还是广州、深圳,随处可见。
深圳也是如此。虽然深圳是移民城市,本地人口并不多,但广东特色饮食在深圳也是广受欢迎。比如,被年轻人调侃地“到了深圳,就有吃不完的猪脚饭”,猪脚饭本是广东省惠来县的特色小吃,因为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爽香开胃,成为了深圳广受欢迎的快餐。
来到了广东,就会喜欢上广东的文化与饮食,包括冬季也是鲜花盛开的气候。
我在深圳工作生活有18年了,之前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去广州、佛山,也去过韶关、汕尾、中山、珠海、江门、惠州,每次回北方小住一段时间,再回深圳后,从饮食到气候到语言,都要适应一段时间。尽管深圳人交流时都用普通话,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普通话都各有特色。
写在最后:
大湾区的房价,也会体现出大都市圈的特征。
我们在这里以深圳、广州为大湾区的双核心。第七次人口普查,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广州1867万,东莞1047万,佛山950万,中山442万。紧邻珠江口两岸的广东城市人口有6000万,再加上香港澳门人口达到近7000万。
大湾区现在是双区驱动,双核心发展,围绕珠江两岸,城市会连成一片。现在看热力图,珠江两岸基本连成一片了。这样会形成明显的内环和外围。内环是紧邻珠江两岸,人口7000万,外围是广东省其它区域,人口6000万,如果算上周边省份,外围人口最少1.5亿。
内环的房价以香港、深圳湾、前海为一个核心,广州珠江新城为另一个核心。有人认为深圳湾、前海是住房置换的终点,最近一则深圳湾法拍房被广泛热议,其成交价达到6317万,单价达26.7万每平,就说明了这一点。
改善需求从外围不断向内置换,有钱还要有资格。有钱人追逐深圳湾,是有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