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周杰伦代言的闪送广告开始频频出现在分众传媒的显示屏里、公共交通里、视频的贴片广告里……品牌标语也从“专人直送”换成了“一对一急送 拒绝拼单”。变更标语对品牌而言绝非小事,背后往往意味着企业战略或定位的调整,尤其是“专人直送”一词,也同样出现在UU跑腿、顺丰跑腿、美团跑腿等各家头部跑腿企业的标语中。

近年来,提供即时配送的同城速递,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内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未来五年仍将保持30%的增速,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行业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和巨头进入。目前的行业玩家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从即时配送模式切入的互联网巨头,如美团、饿了么、京东(达达-京东到家),二是从传统物流行业切入的顺丰、圆通等等,三是UU跑腿、人人快递这类创业企业。

闪送是最早进入这一赛道的创业公司,请明星代言、大举投放广告、更换标语,这无疑是,闪送面临巨头环伺、竞争者增加的市场环境做出的应对之策。

36氪就本次战略调整采访了闪送联合创始人于红建,本文主要探讨:

闪送本次战略调整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为何在新标语中强调拒绝拼单?战略调整后,闪送如何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下一步的规划和方向又是什么?

36氪一张图看懂elon mask(36氪专访巨头环伺)(1)

访谈整理如下:

36氪:新标语想要传达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于红建:新标语里不变的是“急送”,想重新强调的内容则是“一对一”和“不拼单”。之所以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降低运力成本,拼单在跑腿业里非常常见,但闪送做得是高端配送,一个配送员同一时段只能接一个订单,而“专人直送”既体现不出来这个核心差异,对用户来说理解成本也比较高。

36氪:那为何要强调不拼单这一点?

于红建:跑腿业发展到现在,单从速度上而言,各家的差距并不明显,那能够体现差异的地方,恰恰是服务品质和体验,以及你的品牌认可度。除了文件、鲜花、食品,闪送能送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而不拼单就能够让闪送员给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体验,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个是国内某高端白酒正在和闪送谈的合作,计划让闪送员在全城记录他们户外广告的投放地和人流量;还有一个是某用户临登机前发现忘记带护照,在闪送下单,让闪送员把护照送到了济南。这是拼单模式下不可能被满足的需求。

可能你觉得这两个例子很特殊,再有一个例子是关于某知名互联网企业CEO 的,平台对时限的规定是1小时内送达即可,但他正急需一份文件,近一小时的路程,要求务必半小时内送达,对闪送员个人来说,是没有义务这样去做的,但他们在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在保证不违章和安全驾驶的情况下,也确实做到了。还有现在淘宝上,都已经出现了同城闪送包邮的服务,这类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36氪:这样是否会造成过高的运力成本,进而由用户买单?

于红建:这个核心看双边规模,看订单量。最好的证据就是,最初闪送在北京的起步价是36元,现在已经降到16元了。但对于闪送员来说,订单量增加,跑完一单能紧接着接下一单,每笔订单能拿到订单价格的80%,收入依然有保障,从而会吸引更多地社会运力入驻闪送。所以,规模也会是闪送的竞争壁垒之一。

36氪:这一次具体的广告投放方案是怎样的?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于红建:这次广告投放维持了整个8月,线上线下都有布局。闪送以前主要依赖口碑传播,虽然目前有过亿的闪送用户,但是依然还有许多潜在用户不知道闪送,不知道有哪些场景、情况可以使用闪送,所以借助这次战略调整,闪送会重点做品牌建设,触达更多用户,并告诉用户,闪送还可以这样用。

36氪:闪送有向其他业态渗透的计划吗?

于红建:我们未来3-5年都会专注在自己的领域,这次战略调整后,我们会更聚焦,更知道不要什么,运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在闪送专注的领域里,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比如派单机制的优化,举个例子,系统的派单原则往往是遵从距离最近原则,你看下面这个简单的模型图。如果按照距离最近派单,闪送员A接订单A,但这并不是运力资源最高效的分配机制,理想状态应该是闪送员A接订单B,闪送员B接订单A,这样两位用户都能得到较好的服务体验。

36氪一张图看懂elon mask(36氪专访巨头环伺)(2)

除了快,我们还要研究让服务质量更好。我们自己研制了专用蛋糕箱,即使轻摔一下,也能防止蛋糕破损。还有如何让取件时间、送达时间的预测更精准,这是非常细节的用户心理,但对用户体验而言很重要。

36氪:那你怎么看待外卖业和快递业向跑腿业的渗透?

于红建:你提到的这几个业态是差异的,我认为很难跨界渗透进闪送所在的领域。具体来说,外卖员的配送半径大概在1.5km-3km,而且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车,他们只熟悉这一片区域,工作高峰和用餐时间高度一致;但是闪送员是全城跑,要熟悉全城路线,交通工具有电动车、摩托车、汽车,而且接单时间也是全天候的,最核心的不同服务业态对服务水准的要求不一样。

反而是闪送能向外去激发一些新的需求,因为闪送在北京的起步价是16元,客单价就30元左右,一开始用户派急件的时候用闪送,然后发现和同城快递价格相当,但却是一对一的服务和1小时达,自然慢慢地都会选择用闪送。

36氪:可闪送现在已经在服务一些餐饮品牌类的B端客户?

于红建:这主要是闪送用户的需求反向推导的结果。

我们可以把大致闪送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客户,一类是商户。前者主要特征是需求偶发,商务件,私人物品为主,我们把企业客户也归为这一类,因为实际使用闪送的是企业员工,但我们开发了企业版便于企业进行财务结算和管控,这一类客户占据70%左右。

另一类是你说到的商户,一开始是在特殊时段,用户点不到外卖,就跟商户要求用闪送,而会用闪送的商户往往客单价会比较高,也更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所以慢慢选用闪送来做配送。同时因为闪送可以全城配送,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开店模式,比如小龙虾,甚至不需要门店,建一个中央厨房,就能覆盖全城的订单。

36氪:但在单一的业态里,闪送如何调节运力来适应需求量的波动呢?据我所知,今年七夕节闪送日订单近70万单,是日均订单的175%。

于红建:首先,我们现在有70多万的注册运力,平时有些闪送员一天只接平时接单少,一旦出现需求高峰,平台会通过一些激励手段,刺激他们接单。另外,我们的系统也会根据以往的数据,进行订单高发地预测,先行部署运力,七夕我们整体的完单率超过了90%。

36氪:大家往往会认为消费升级的生意,难走出北上广深,那闪送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

于红建:恰恰相反,我们在省会以下的三、四线城市发展很快,2018年开始布局,目前对平台订单的贡献量已经超过了30%。新疆一个长宽都不超过5公里的小城市,每天都有几百个订单。

36氪:过去闪送每年保持着300%的增长,未来如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于红建:闪送从成立的时候就是一家开拓性的公司,以前没有专人直送,闪送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去开拓。我们认为闪送在未来会成为社会这一种基础设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闪送本身就具有快的属性,基于这个基础设施,基于快,我们可以衍生出很多应用,这就类似4G、5G。

对个人来说,就是便利性,比如未来你买车,你希望闪送直接帮你把车送到家,那闪送除了送,还能帮你办手续,还可以帮你买衣服等等,但是以前大家没有将这些需求和闪送联系起来,而我们就要去创造场景,告诉大家。

对企业来说,就是提升内部效率,比如创业公司和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可以用闪送一圈全部签完,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寄快递。另外,很多以前不可为的事情,因为这个基础设施变得可为,比如刚刚提到的小龙虾和中央厨房模式。所以我们对未来的增长,是完全不担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