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部署,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自2020年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险标识。存款保险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记者联系采访到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对存款保险是什么、其中保障范围、意义作用等热门问题进行解读。

存款保险是什么时候实行的(这些你关心的问题有了权威解答)(1)

1.什么是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公众的存款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2015年,我国颁布了《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权益,促进金融机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2.我国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是?

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含外资法人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符合条件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当参加存款保险。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不予承保的存款除外。

3.存款人需要交保费吗?

不需要。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交纳的保费。收取保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

4.存款保险标识有什么作用?

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统一使用存款保险标识,有助于储户更加方便地识别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其存款受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保护存款人和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5.存款保险标识的构成要素

存款保险标识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设计,构成要素包括:

①存款保险形象图案;

②“存款保险”中英文文字;

③"本机构吸收的本外币存款依照《存款保险条例》受到保护”文字;

④“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使用”文字。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皓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