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它是食人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这部经典犯罪小说果然惊出冷汗!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1)

本文独家发布于 今日头条平台

同步转载于 微信公号:碧珊私读

欢迎喜欢文学的朋友加入。一周一篇精品书评,让好书更容易看懂!

一句话:她睡得很沉,很甜,因为羔羊已经安静。

——[美]托马斯·哈里斯《沉默的羔羊》

正文:

我承认,小说《沉默的羔羊》不是个二流小说。

在上期的预告中我说它是二流小说拍成了一流电影,这对它有点儿不公平。

尤其是在最近重读它之后,发现了更多本书在情节设置、结构和象征意义上的深邃性,就更觉得这句话不太恰当。

我过去,总是把喜欢语言是否讲究当做是小说是否优秀的一大标准。这里的讲究不单单是优美,还包括是否含有深意,是否能准确传递作者的情感,是否描述精准,是否——更甚一步说,是否能展现作者完全恣肆控制不住的惊人才华。但,同时,我也会把一部小说的故事作为评判小说好坏的标准。可事实情况是,很多好看的故事,语言、结构不讲究,很多讲究语言的小说完全没什么故事。这样一说,我宁可选择前者。

说回到小说《沉默的羔羊》。

要知道,无论你是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这部小说都是大名鼎鼎!

它之所以爆得大名自然是因为1991年制作出的那部同名电影,该电影同时囊获了五大奥斯卡金像奖,一时之间风靡全球。

我也是在90年代中期知道的这部电影。

可能是在北京台的《环球影视》节目中。当时很多优秀的国外电影资讯这个节目都会播报。但,我也还深深记得在电影杂志中看到它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里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它的情节。

“影片开始没多久,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史达琳坐电梯去报道。她站在电梯中,周围全都是身材高大的男人,她瘦弱、矮小的身躯在一群男人中显示了女性的弱势。”(大意)。

当时,那篇文章就配了下面这张剧照,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2)

这部电影让我好奇,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迪·福斯特并不漂亮,安东尼·霍普金斯也并不英俊,但这样两个在好莱坞不算形象出众的人却能凭借一部影片获得巨大成功,这影片的故事肯定很棒。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名字,“沉默的羔羊”。我十几岁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对于西方社会羔羊代表着什么意思。所以,这一隐喻让我对这个犯罪故事十分好奇。

几年后,我看到了这部电影。和想象的一样,它的制作水准让它值得它所拥有的一切荣誉。而这部小说,我是前两年才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买到看到的。

联邦调查局见习女特工史达琳所在的城市发生了青年女性连环被杀案。史达琳奉命到监狱找到精神病专家汉尼拔,请求他提供凶手“野牛比尔”的线索。但汉尼拔本身也是个变态食人魔,他一边和史达琳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有意每次只透露给史达琳一点点信息,另一方面又想要深挖史达琳的童年阴影……

应该说,虽然我们看过的犯罪侦探故事已经不少了,比如经典的《福尔摩斯探案》《大侦探波罗》《霍桑探案》等等,你也可能看过了《致命ID》《杀死比尔》《偷拐抢骗》等犯罪题材电影,但《沉默的羔羊》这部小说的故事仍然是出类拔萃的,即使在今天来讲。

原因如下:

1、突破传统犯罪小说,侦探本身再不是强势智者。

福尔摩斯高冷禁欲系,波罗幽默高智商,霍桑大仁大义,这些在传统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在这部小说中被打破。女主史达琳,也是逐步侦破“野牛比尔”单枪匹马把比尔射杀的女侦探其实只是一名在电梯里最矮小,瘦弱的女孩。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在侦破过程中不会看到这样典型的侦探小说行文:

那人从拐角处走到我面前,撕掉了假胡子和假头套,我吃了一惊,竟然是福尔摩斯。

或者这句,

“真相,我亲爱的朋友。我所知道的只是真相。”

在《沉默的羔羊》小说里,我们只能看到它像犯罪纪实文学一样的文字。但并不讲究。朱迪·福斯特比原著中的女孩年龄大一点,但基本也符合了原著,单薄瘦弱,从小地方想要出人头地的普通女孩形象,相貌普通,性格普通。虽然汉尼拔教授似乎把她当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可较量的女人,但小说中的史达琳在光彩照人的汉尼拔面前还是暗淡了很多。

2、用变态专家抓捕变态凶手,不再是单纯侦破。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3)

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让我们过足了当侦探的瘾,电影《致命ID》也让我们小惊讶了一回,其实全是侦破套路。但《沉默的羔羊》没有套路。或者说在它之前,似乎没有像它这样用变态专家抓捕变态凶手的故事。我看过的最让我喜欢的迷案故事就是《白衣女人》了,但它的内核还是一个迷案侦破。但《沉默的羔羊》不是。它甚至在小说进展到中部的时候(也是影片进展中部时)就让凶手出来了,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于是我们知道,侦破的过程不完全是它的看点。而,让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逐步去揣摩野牛比尔的作案动机才是本书的关键。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我能想到的可以和它媲美的,扬名世界的现代犯罪小说,目前只有《龙纹身的女孩》(前面已写,可查找)。但《龙纹身的女孩》又比《沉默的羔羊》更棒!

3、汉尼拔的塑造,可以说是让人惊艳的!

绝对没有要给罪犯洗脱罪名的意思。我也知道,尤其西方很多电影和小说的作者特别喜欢把一个犯罪分子写的具有一种病态的魅力,这也确实吸引了大批人喜欢。但,如果按照道德水平来讲,汉尼拔就是个十恶不赦、无耻冷血的混蛋。可艺术创作毕竟不能都拿道德标准来衡量,尽管三观钢铁正直如我,在这一点上我还是要说,汉尼拔教授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他神秘、冷血。在史达琳还没见到他之前就被很多人告知了汉尼拔的变态可怕。比如,他把护士给开膛破肚,把来调查的警探肝脏拌豆子吃了。但当汉尼拔在书中出场的时候我们仍旧会觉得他十分具有魅力。

书中对他的描述特点有几个:优雅,画技不错,喜欢听高雅音乐,爱看书,爱给来信咨询心理问题的人回信,安静,十分的安静,小个子,但收拾利索……

当他和史达琳对话的第一场,他先说出了史达琳的包不错,但鞋子很差,并借此判断史达琳的出身打击她的自尊。我不得不说,这一点具有性吸引力。

当一个男性在评论一个女性的穿着打扮时,如果他不是以挑剔的口吻而是以一种挑衅的口吻说出,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他就是向她发起了性挑战。所以说这小说里男女主人公对话的氛围每次都很奇怪,不是情侣像情侣,是猫鼠,但这只猫总在引诱老鼠,这也少见。

考虑到影片中扮演汉尼拔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本人完全符合小说中汉尼拔的外形特征,也就是没有老肖恩·康纳利的英俊,但他具有一种邪气,邪魅的,说话时候磁性的性感。他演出了汉尼拔的精髓。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4)

4、小说的叙事,它,还是有点儿不一样

请原谅这个小标题不那么正经,哈。确实是。这一点我在考虑怎么能够表达正确。因为书友朋友中肯定有比我看书更广泛,更为博学的,所以虽然写本文的我站在了一种手拿话筒说话的位置上,还是要考虑到让它尽量贴近真实。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尤其是悬疑类小说的作家。包括侦探小说家,科幻小说家,甚至谍战小说家。他们在讲述不同故事的时候都会想用什么方法来讲述更适合,或者,更为让人惊讶。

我在杭州客居时,麦老师曾经给我说过他创作《风声》的经历。他找了一家酒店做最后的修改,但在快要结束时他突然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讲这个故事。他说,他想了几夜晚,非常挣扎,但最后还是决定把旧稿废掉,重写了现在出版的版本。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5)

那《沉默的羔羊》这部小说的叙事,我觉得它的不一样在哪儿呢?

它——太剧本化了。它的剧本化甚至你从它的厚度就可以看出来。那基本上是比一个文学剧本只多一些的文字量。它从一开笔到结束,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按照剧本的节奏和画面感来写作的。有的部分,甚至它单独一句话就是一个镜头。

只有在它深入人物内心,比如史达琳回想幼年经历或者野牛比尔,汉尼拔教授的一些心理状态时有些文学化的语言感,但大部分它都是不给更多,只给到“正好能拍摄为止”。它甚至在每个小节的分节上都是按照分场来的。这种写法有个好处就是特别适合改编电影,迅速的,快节奏的,但它的弊端就是,原本能够深挖更多的被阉割。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种藏拙的方法。虽然现在给这部小说的作者定义为悬疑文学大师之类的头衔,但——我想他应该曾经很刻意地训练过剧本创作,并且这部小说的写作之初就是目的性极强地指向了电影剧本的二道加工。所以,它才是现在这个样。或者,我们只看看它最后的结尾就知道了。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6)

汉尼巴尔·莱克特在遥远的东部,在切萨皮克湾海岸,猎户星座高悬在明洁的夜空,星座下面是一座很大的老房子,其中有一间房间的炉火已经封好准备过夜,火光却因为烟囱之上风的吹拂还在轻轻摇曳,在一张大床上是不少条被子,而被子上被子下又是好几条大狗。被子下面另外还有几处隆起,那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诺伯尔·皮尔切,四周这光线叫人无法确定,但是,枕头上那张在炉火光映照下如玫瑰花一般的脸,却无疑是克拉丽丝·史达琳,她睡得很沉,很甜,因为羔羊已经安静。

多像一部电影的伏笔?为了拍续集故意留下一个引子?这并不很坏,但绝对不好。

我过去创作的女性家族三部曲就被麦老师说让修改。

他给的理由就是:它太像个剧本了,你这个拿了就能去拍。它的语言是很文学的,但结构不是。接着,他还给我用几只碳素笔讲述了小说叙述的特点和方法。老实说我当时——不完全认同。但,经过了这五年的写作,在我更多地阅读了更好的文学而并不止是一个好故事的作品后,在我自己日复一日在纸上笔耕不辍之后,我理解了他当初告诉我的意思。

好的小说要发挥文字的魅力。好的小说是超越影像的。

但《沉默的羔羊》这部小说,它只做到了影像呈现 一个好故事。当然,这故事非常棒。

我觉得《龙纹身的女孩》比它更棒很多,还有,我看看书架上还有什么犯罪小说——《致命魔术》总体好过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比它具有语言魅力;《肖申克的救赎》比它写得好;马尔克斯的《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当然很好,也有不足;张平的《凶犯》文学性上好过它……

即使是这样,《沉默的羔羊》的故事仍然要优于大部分犯罪小说。

如果有书友朋友看完这篇文章想去找《沉默的羔羊》电影来重看,那么请注意它里面两个我认为非常棒的,超越文字(原著)的地方。

1、野牛比尔虽然很早出场,但他始终展露一种病态不对劲的生活片段,只有在他缝纫人皮衣服后,拿着人皮在镜子前把衣服打开的那个时刻——解决了所有谜题。这比小说处理的好多了。

2、在最后史达琳去抓捕野牛比尔的时候,小说给与了一个写作顺序,是特工人员坐飞机前去追捕——野牛比尔在家听到敲门声——开门是史达林。但在电影中,他们做了非常棒的剪辑,他们的顺序是——特工人员去追捕——野牛比尔在家——特工人员埋伏好敲门——野牛比尔听到开门,去开门——特工人员冲进房间——野牛比尔开门看到史达琳。

这一改编,欺骗了观众,增加了悬疑性和惊险性,也完成了转场。

不知道它是否被写入教科书里了。

沉默的羔羊之狼穴魔窟(食ren魔汉尼拔的始作俑者)(7)

对于“羔羊”这两个字的解读,一般地说法是是说,羔羊象征了被野牛比尔杀掉的女人。史达琳代表的警察是拯救羔羊的守护者。但我不这么看。书中,如一股清流一样插入了史达琳的上司克劳福德和他妻子的私人生活片段。克劳福德的妻子身患重病即将去世。克劳福德在小说中后部分帮自己的妻子完成了临终时的祷告,送她去了天堂。

它其中写到了这段:

他将耳朵贴到她的胸口,他听到一记微弱的心跳,一声扑动,然后,她的心脏停止了,什么也听不到了,只有一阵奇异的充满凉意的冲击声。他不知道这声音是来自她的胸腔,还仅仅是他自己耳朵里发出的。

“愿上帝赐福于你,让你永远和他……以及你的家人在一起。”克劳福德说,他希望他的话能够实现。

这个角度增加了本书的深度。上帝是无形而高高在上的,它俯视着所有的众生,也就是他的羔羊们。那几个被害女人是羔羊,她们被野牛比尔残害;史达琳也是羔羊,她破案成功却被女议员抢了荣耀,她被社会潜规则残害;汉尼拔教授也是羔羊,他在监狱被关押,被人以最可笑的自由来套取他的破案线索,关键那些诱饵还是谎言。我们人人都是羔羊。

最后,说一个小秘闻。可能书友你已经知道。如果知道了也请装作不知道吧。

这个秘闻是关于《沉默的羔羊》电影海报中“骷髅飞蛾”的秘密。我是在一本杂志中看到的。这部电影的经典海报,美丽的史达琳的嘴被一只骷髅飞蛾堵住。而那只飞蛾的头部是一个骷髅头像。再放大一下看?那其实是七个裸体女人组成的形象。图片来自于艺术大师达利的一副摄影作品。

好了,本周末解读到这里。

下期预告:张平《凶犯》

作者张平老师曾凭借《抉择》获茅盾文学奖,也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总顾问。《凶犯》是他不算出名的代表作品。我非常喜欢它。如果你有空,不妨先看看,只有16万字。下周看我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