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度骤降,冷的大家都不想出门了,彻底感受到冬天,真的来了。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凋零,阳气闭藏,自然界一片阴盛阳衰之象。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肾主水,为阴中之至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七情中“恐”属水,因此在冬天,尤其是漫雪纷飞的时候,人体也多处于抑制状态,极易产生精神极度紧张、郁郁寡欢的情绪,表现为嗜睡、贪食、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易疲劳、易激惹等情绪。

冬藏怎么补最好(冬天如何正确养生)(1)

这个时节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抑郁情绪,因此养生当注重如下2个方面:

(一)情志当闭藏

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沉寂,阳气闭藏于内,所以冬季情志养生应当顺应冬藏的环境,通过闭藏的方式使“神藏于内”,神气内守,免受扰动。而所谓神藏于内,是指重视和保持情绪的安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保证冬之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对人体脏腑有着良好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神补”。

(二)情志当沉静

冬季大地冰封、万物蛰伏。此时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处于“静”“藏”的状态,而情志也要像阳气一样内藏,不可有过激的情绪,因为这些过激的情绪都会消耗人体阳气阴精的,这与冬季养生原则是相悖的。在这期间,尤其不可受到惊吓,因为肾与冬季相对应,肾主惊恐,就是说受到惊吓最易伤及肾,而惊则人体气机紊乱,气乱则神不藏内,阳气外泄。所以冬天应当情志沉静平和,不要惊慌恐惧,不要有过激的情绪,即平时“勿过喜、过思、过忧悲、过惊恐”。

虽然要保持情志的沉静平和,但也要适当调节,不能过分压抑,否则也会引发情志疾病。人与自然相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似容易做时难。尤其是北方的冬季寒风凛冽,植物全部枯萎,大地一片苍茫。人们的穿着也大多灰暗,这种缺乏生机的环境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使人变得抑郁、悲伤。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的患者多在冬季病情加重,初步证实,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5-羟色胺的功能减弱有关,而这种物质的功能与光照有明显关系,冬季人体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容易加重抑郁症。

冬藏怎么补最好(冬天如何正确养生)(2)

冬季情志养生方法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其日照时间全年最短,阳气潜藏,阴气极盛,万物潜伏。这种迹象表明冬季养生法则贵在养藏,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养生调护。

(一)调畅情志

冬季万物萧条,人体生物系统多处于抑制状态,枯木白雪、冬季光照强度和时间的相对减少与抑郁症状的产生密不可分。因此,冬季调畅情志的方法当重在清心寡欲,意守丹田。除了重视外在精神的安静外,还当注意提醒自己神藏于内,如处于紧张、焦虑、激动等状态时,要学会自我调整,通过自我暗示,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具体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遇事不做非分之想、不抱太高希望、不卑不亢、适当自我鼓励、开怀大笑放松肌肉等方法远离负面情绪,使情志收敛,而保持乐观心理状态。

此外,由于女性情绪更易受季节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冬季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或内分泌功能紊乱(如褪黑素、泌乳刺激素的分泌失调),从而加剧情绪的波动导致情志异常而引起疾病,如此时节女性在生理期更容易表现为烦躁、紧张、抑郁,或情绪易怒等。对于女性人群,尤其是气郁体质者,可适当服用逍遥散、舒肝理气丸等中成药,或服用甘麦大枣汤、柴胡疏肝饮等汤剂,改善其情绪异常、性情抑郁等症状。

(二)刺激穴位,舒缓情绪

中医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可达到舒缓紧张情绪,缓解疲劳的效果。其中气海穴、阳陵泉穴、涌泉穴效果尤佳。

气海穴是任脉的穴位之一,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具有疏通人体气机、激发阳气、滋养清窍的功效,尤适宜于气郁体质偏气机郁滞在上焦的人。刺激时可以用拇指用力按住此处,按同一个方向进行按揉,持续3分钟左右,或用艾条灸10-20分钟,兼补阳气,平定情绪。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穴位刺激方法同前,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对于气郁体质偏于中焦者最为适宜。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穴位之一,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穴位刺激首选艾灸,方法同前,具有引火下行的功效,对于气郁体质偏于下焦者最为适宜。

(三)结合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的情志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为情志、饮食、起居和运动,四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冬季的特点是闭藏,剧烈的体育运动容易导致人体阳气受损,从而提高了春季发病的几率。那么适宜冬天进行的体育锻炼常见的有慢跑配合散步,或者在日出后进行晨练、太极拳等运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防止损伤阳气。最好为有阳光的早晨,若雨雪天或大风天尽量避免外出运动。

冬藏怎么补最好(冬天如何正确养生)(3)

冬季调节情志尤其重视藏志。首先冬季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寒”,寒伤阳气,阳气主动,因此冬三月当特别注意固护人体阳气,阳气为一身动力之源,可振奋精神,缓解人体郁郁寡欢、孤独、郁闷等低落情绪。具体可适量增加热量高的食物摄入,进热食,而非冷食,并在进补之时适量饮酒,暖胃助消化。此外,黄芪山药核桃粥(黄芪、淮山药、白扁豆各20g,核桃仁30g,党参10g,大枣20枚,粳米100g,熬粥至稀状)、虫草熟地老鸭汤(冬虫草10g,老鸭1只,熟地40g,红枣8枚,葱、姜、盐、料酒适量,小火慢炖)、枸杞莲子鸡汤(肌肉200g,枸杞30g,莲子60g,红枣12枚,小火慢炖)等药膳亦可通过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滋肾补肺、润肠通便等作用,调理五脏盛衰,达到调畅情志的效果。

中医养生观念讲究“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冬季夜长昼短,阳气闭藏,阴气较盛,故冬季当增加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机体疲劳。冬季晨练特别是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应于太阳出来之后再行晨练,而且要注意防寒护阳,如多穿衣保暖,以预防感冒、气管炎、冻伤、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发生。另外,冬季应坚持睡前热水泡脚,有利于驱寒而保护阳气。

你身边有一到冬天就容易不开心的朋友吗?快转给他(她)看看吧!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冬藏怎么补最好(冬天如何正确养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