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上高一时发表了一篇小说《青枝绿叶》,在他上高二的时候就被印制在了语文教材上。你知道他是谁吗?

二、文学常识

1.作者: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中学时期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等。

小巷人家教学案例(蒲柳人家教学后记)(1)

2.创作背景:1979年,作者在阔别文坛22年后,重新恢复创作权利,决定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蒲柳人家》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发表于1980年,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3.《蒲柳人家》: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小说全篇共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所以,作品的重心在于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2.解题:“蒲柳人家”,代指普通贫苦人家。

3.自由朗读,模仿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给文章拟小标题。

第一节(1~14段):

①何满子被拴葡萄架②一丈青迷信绣肚兜

③一丈青大闹运河滩④一丈青妙手救病人

⑤一丈青百般疼孙子

这部分刻画了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的女中豪杰形象。

第二节(15~35段):

①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②何大学问仗义古热肠

③何大学问请师教孙子④何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这部分塑造了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及爱说点大话、爱讲排场等性格特点。

小巷人家教学案例(蒲柳人家教学后记)(2)

四、课文探究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主要线索是?

有三个主要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何满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成为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2.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1)何满子:

①找出描写何满子的句子并分析人物特点。

外貌描写:“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语言描写:“何满子吱吱喳喳欢迎爷爷。”(活泼乖巧)

动作描写:“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逃开了学。”(机灵贪玩)

心理描写:“一听见门外过往行船的纤歌声,心里就七上八下,想跑出去看一看,念书走了神儿。”

(爱玩好动、学习不专心)

“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他正想进屋把爷爷哄得开了心……”(懂事、乖巧)

②总结人物形象:机灵顽皮、纯真稚气、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顽皮孩子的形象。

(2)一丈青大娘

①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运用了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

动作描写:“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

“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语言描写:“不能叫你们腌攒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神态描写:“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

此外,小说还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象来反衬一丈青大娘的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

②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传》中著名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③总结人物形象:泼辣大胆、刚直不阿、性格豪爽、口苦心甜、热情正直、淳厚朴实。

小巷人家教学案例(蒲柳人家教学后记)(3)

(3)何大学问

①勾画文中相关语句,总结人物性格: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好戴高帽。

②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③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由此说明了什么?

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这表现出他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渴求知识而不得的贫苦百姓的心声。

3.艺术特色

①在表达方式没有平铺直叙地去介绍人物,而是以何满子为线索,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生动有趣。

②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形成一种活泼伶俐、文白相间,富有动感、乡土气息的语言。

③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别有特色。

小巷人家教学案例(蒲柳人家教学后记)(4)

五、小结延伸:

1.主旨:小说以六岁男孩何满子为线索,塑造了具有疾恶如仇、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品格的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情习俗、世态人情,热情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2.《蒲柳人家》是刘绍棠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它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如:“一丈青大娘”的外号、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都有民族本色。

②情节富有传奇色彩,塑造人物时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古典传统的继承。

③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如小说的结构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起来。

3.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请用“我喜欢__(填人物),因为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引导教学时,主要选取人物形象和语言品味作为重点,通过拟写小标题锻炼学生把握内容、概括情节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以学生的体验来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人物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