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唐宋时期的天津桥最为繁华,许多诗人,游览洛滨,漫步天津桥,写下了许多赞美天津桥景色的诗篇。那时候的洛阳处于鼎盛时期,说是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大都市也不为过。天津桥最美的景色当属凌晨时分,晓月悬空,桥上晓雾茫茫,车水马龙,桥下潺潺洛水,波光粼粼。这就是被大家熟知的洛阳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晓月",绝对地实至名归。

洛阳八景天津桥(洛阳再现天津晓月)(1)

但随着历史的更替和战火的纷飞,当年的美景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诗句和遗迹,不过好消息是洛阳已经决定要复建天津桥,作为大唐东都的七天建筑之一,对恢复整个宫城区有着极大的标志意义。

洛阳阳八景之"天津晓月","天津"是指洛河之上的天津桥,据《尔雅》记载:"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又名"洛阳桥"、"津桥",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605 年),是一座浮桥,后在隋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被烧毁,唐代,改建为石桥,位于隋唐城内,横跨在穿城而过的洛河之上,北与皇城南门、端门呼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的通衢要道。

洛阳八景天津桥(洛阳再现天津晓月)(2)

作为洛阳大唐东都时期七天建筑之一,天津桥的其他几个伙伴已经崭露头角:天阙也就是龙门伊阙,现在仍然是洛阳最强景区,"龙门山色"也是洛阳八大景之首;天街指的是定鼎门大街,定鼎门已经复原有好多年,还多次作为了牡丹文化节的开幕式场地;然后就是天门,即最新复建的应天门,相当有牌面,还在今年承办了中秋晚会;天宫和天堂就是现在的明堂天堂景区,虽然明堂的复建效果不尽人意,不过好在人气不错,若以后有机会还是希望将明堂再加高优化一下。天枢位于宫城外是武则天时期的扛鼎建筑,是图腾一般的存在,天上七星,对应地下的七天建筑,所谓是天人合一。

洛阳八景天津桥(洛阳再现天津晓月)(3)

2000年3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洛河大堤的修建中,对古洛河石堤遗存进行了发掘。其间,在洛阳桥以西40米的洛河北岸河滩内,发现一处石头建筑遗存。这里原来是取沙坑,现为麦地,露出的石头部分排列非常整齐。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排列情况,考古专家认为这就是桥墩。再结合其所在位置,正处于应天门与定鼎门连接线上,因此断定这里即为天津桥遗址所在地。

洛阳八景天津桥(洛阳再现天津晓月)(4)

据了解,天津桥的复原工程由洛阳文保集团负责,跟应天门的负责单位一样。不过该项目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应天门的大火以及洛阳恢复隋唐洛阳城宫城区的决心,想必不会等得太久。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里交流,点击右上角关注,了解更多洛阳事儿!

洛阳八景天津桥(洛阳再现天津晓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