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有多位初入大学的同学向我求助,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同学不知道如何交流,产生很多的困惑,还会特别想家。

 他们常问的问题大概有几种:我不知道怎么和同学交流?在新的环境中,找不到可以谈得来的朋友?似乎我总是不被别人喜欢?我总是觉得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

  在下文中,我们来试着去学习一下离开父母后,该如何与来自天南地北同学们交流,如何去正确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必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决定你人生成功的要素,一个能得到成功的人,他可能不是个完美的人,但是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非常良好的。我们不能忽视,良好的人际关系它是维系个体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幸福的重要起源。

  在心理学中认为,但凡心理问题的出现,90%是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问题,也就是说,你与人相处模式出了问题。

在一个孩子出生时,妈妈如果不喜欢这个孩子,

那个这个孩子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就是破裂的,这个孩子可能从出生那刻起就处于恐惧和焦虑状态下,时刻担心着被抛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与同学们的关系很糟,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矛盾,又常使用错误沟通的沟通方式时,就很可能就遭遇老师批评、同学孤立、成绩下降、家长指责等。

幼儿的你能躲避回家,但你升入大学离开父母养育环境时,面对众多新的同学以及新的环境,还有更多复杂的社交关系,你该怎么应对呢?

比如说因为某事和舍友们发生了冲突,大家都不理你的情况下,你该怎么应对?

你想加入一个聊天团体,可但凡你开口,场面就会迅速冷却,你是如此尴尬,可却不知所措,我们该怎么快速切入对话?引起他人兴趣?

你遇到了梦中的那个女生、那个男孩,你该怎么表白?

现在遇到困境的你是想改变自己,获得更多的提升还是再次逃回家中躲避?

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建议)(1)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一)恐惧感

  在我们实际与陌生人的初次接触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只是每个人的反应程度不同而已。只要是一个心理较为健康的人,都会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希望在与人交往中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但是有部份人会因过往不良的记忆,比如某次公开场合下发言失误、或者老师、家长等在公众场合下严厉批评等等,还有一些可能是在幼年期经历过与陌生人接触时发生的创伤事件,这些记忆会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不敢与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导致体表症状显现出心跳气喘、面红耳赤;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久而久之,他们害怕达不到别人的评价标准而被取笑,以至于他们不敢在去和别人交往,而使他们在面对哪怕是小型团体类的公开场合的人际交往中都会感受恐惧,严重者就会出现社交恐惧症。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往往会感到非常焦虑、痛苦、害怕,严重影响到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正常的日常生活。

  (二)嫉妒与自卑感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过被人轻蔑的情况,有时候来源与父母,有时来源与朋友、同学,这时,我们除了愤怒的情绪外,还会激发高等动物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自卑感。自卑会让我们丧失自信,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失败。我们会常常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比如,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家族环境不如别人,父母养育不如别人,甚至长的不如别人,身高不如别人,这时很容易产生出自卑的兄弟--嫉妒。自卑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会抑制人的自信和能力,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使人孤僻、离群。嫉妒则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负性情绪,如:羞愧、愤怒、怨恨等等。所以嫉妒心理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非常难以克制的,它带来的后果往往也是严重的。

  (三)错误表达

  有一部份人不善于了解和掌握交往的一些知识、技巧,在与人交往中显得生硬、木讷,自己的意思不能很好的表达清楚,让别人理解;有的人则是认知的偏差,不重视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不注意沟通的方式,社交场合下污言秽语,使用比较低俗的语言而让对方反感。有些人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注意交往的原则,乱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给别人留面子,伤对方的自尊或者不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这些表现都有损自身形象的塑造,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分,从而影响与别人的进一步的交往。(案例:接到一个初中生“恐楼症”的案例,见到五层左右带天台的楼就害怕。具体原因是他曾经有个蛮胖的男生,成绩虽然很好,但是因为哮喘长期服药,体重一直很胖,而且因为这个病,没有办法参加体育活动,他班上的同学,就因为他的体表特征,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潲桶”。就是猪食桶,这种带有强烈侮辱性的语言,一定很伤人,某次玩笑后,这男生受不了了,就从他们学校的实验楼跳了下去,这男生看到了后,从此以后不敢从这楼前过,再发展到后来,只要见到五层带天台的楼就恐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开玩笑的话,往往都是伤人与无形的话……)

  (四)过高的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中对自己产生过高的评价时,我们一般称为自负。自负往往表现出狂妄自大、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这类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嫉妒心。他们缺乏基本的合作精神,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特别是一些家庭环境优渥的人,自以为自己比别人高贵,不想搭理别人,或只同极少数跟自己“身份”相近的人交往。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毫不关心,高兴了就理理别人,不高兴了就拒人于千里之外,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他人。这种自负的心理,使得他与他人的关系疏远,远离了他人,也让他人远离了自己,从而人际关系恶劣,影响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让自己面临孤独的困境。


  (五)理想化对方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与人交往的欲望,但是又常常在实际的人际交往困难重重,他们渴望去找到一个能理解他们内心,能达到情感共鸣的交往对象,但是往往是失败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实际交往中对其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以自己内心中的理想模式为标准来衡量现实生活中实际的人际关系,导致越高期待就会越多失望。因为对方不能够按照你的想法来和你呆在一起,按照你的需求买礼物、按照你的想法时刻地注意你、不能够以你为最重要的人来为你着想。这就会让你意识到你原来不是他最重要的伙伴,这让你非常的愤怒和挫败。我们常常理想化对方后,比如父母、伴侣、朋友、同学、老师等,就会等待他们去关心你、赞美你、理解你,但当你们之间发生问题时,你却很少想过给予对方理解,这就会使对方感到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与你的相处都非常压抑,甚至感到与你相处太累,从而导致了对方对你的反感,而终止与你的交往。

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建议)(2)

  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 要有自信的态度

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特别与长处。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但是,我们每个人也一定具有很多其他人没有的特质,我们常觉得外向的人在社交场合下非常活跃,但是我们也应可以看到外向的人会较为急燥,办事不稳当,关系溶入的快但瓦解的也快,很容易发生冲突。再比如性格较为内向的人,这种性格的人会较敏感,善于观察但是比较谨慎,但他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在情绪纠葛中总是无法自拔,自怜自伤。你会发现,不管什么性格的人都会有优点,也都会有缺点,人没有完美的。

所以,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要去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就是你的自信。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听听和我们不一样的声音,吸取对你有用的,屏蔽对你无用甚至有害的。去做好自己,没有必要与别人争吵、互相谩骂。

去了解自己的优点,不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记得人无完人这一点,你就会在沟通中不再惧怕对方,你只有大胆的去尝试,主动的去参加社交活动,才会让你的社交恐惧慢慢消散。

  (二)尊重他人

  无论和你接触的人,他的身份有多卑微、形象多么猥琐、言行举止多么的怪异、爱好习惯多么让你难以接受,你始终能够尊重他,待他如一个与你平等的人,你不但能获得他的尊重,而且也会得到更多的人尊重。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对脾胃,看不惯,聊不下去的人,因为我们来自天南地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所以造成的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各异,各有各的优缺点。中国有句老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不好,就将这个人全盘否定,从而轻蔑或者以不屑的态度与他相处。要去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苛求不责怪,宽容的待人,会让你在某天,获得他人的帮助。

  (三) 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

  掌握好沟通交流的技巧,对于我们的人际交往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语调,肢体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空间距离等。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也就是说,你的口头语言和你的肢体语言的结合,会让你的沟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下面再来讲一讲,对话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模拟一个场景:

  某位同学提出,她总是感觉与舍友格格不入。本来大家在非常热闹的聊天氛围中,但凡她只要一开口,寝室瞬间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人会接她的话,她感到非常痛苦,认为自己被大家冷漠的孤立。

我们截取她与舍友的某次对话内容,帮助大家分析和了解她和舍友间发生的问题源于哪里。

舍友们谈论本次考试内容太难,感觉都没有发挥好,在大家分析题型时,这个女孩说话了:“你们说的这些题,我全做对了。”

舍友说:“那你怎么不给我们递下纸条,帮我们一把啊?”

女孩说:“我为什么帮你们?谁让你们平时上课睡觉的睡觉,吃东西的吃东西,考试不会也是应该。”

舍友纷纷愤怒了:“你是我们姐妹么?说话也太伤人了吧?”

。。。。。。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感知到这个女孩认知方面其实没有什么错,上课不听讲,考试必不会。但是她的交流方式却非常容易给自己树敌。她一边渴望与人交流,一边又过于直接的揭露对方的缺点,导致自己成为大家攻击的焦点对像。

我们在与人对话时,如果非常自我,缺乏倾听和理解他人焦虑的能力,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较为紧张。

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建议)(3)

  你来试想一下以下几种场景:

  场景1.在你与我交谈时,你说了没两句话,我非常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就开始不停的打断你,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应对技巧:认真的倾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可以尝试着理解和接纳对方。

  场景2.你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我也有想法,我马上否定你,说我的想法是对的,那么,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应对技巧: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不能直接否定当事人的观点,先肯定他的观点再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避免冲突,伤及彼此的关系。

  场景3.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左言顾它,我不看着你,或者干着别的事,当着没听到,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应对技巧:适时的给予对方认可的眼神或点头,恰当的提问,保持良好的交谈氛围。

  场景4.你做了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后,你和我讲起这件事时,其实你内心里希望得到我的肯定和赞美,而我的反应是没听到,或者是轻蔑的表示有什么得意的,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应对技巧:学会去赞美别人,当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或者优点时,适时的给予对方赞美以及认可,这样会给对方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增进两者关系。要注意,赞美不是去拍马屁,而是一种发至内心的、真诚的肯定和赞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双方都能体会到愉悦的感觉。不然,赞美会让双方都感到不适,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虚假。

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点建议)(4)


  本文结束前,仍需要提醒我们所有人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都是由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组成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还有兴趣爱好,每个地区的群体都会有属于自己地区的风俗习惯,这些很可能让你不适应或者不喜欢,但是这些并不是对方的错,也不是你的错,只是双方之间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要去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的风俗习惯,用真诚与人交往,你会获得众多的友谊。

  愿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欢迎。

  注:码文很辛苦,转贴其他平台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张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