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在本周一亚洲早段“闪跌”,坊间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联手行动的神秘空头金市规模本就相对细小,加上日本当天休假,市场一下子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沽压,金价遂出现三分钟内下跌近半成的“悲壮”场面这令老毕想到股友老徐最近的遭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追魂公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追魂公式(追魂Call与流动性)

追魂公式

金价在本周一亚洲早段“闪跌”,坊间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联手行动的神秘空头。金市规模本就相对细小,加上日本当天休假,市场一下子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沽压,金价遂出现三分钟内下跌近半成的“悲壮”场面。这令老毕想到股友老徐最近的遭遇。

约两星期前,在下与老徐如常夜宵,他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刀削面,边向老毕大吐苦水,原来老徐月初做空(short)即月恒指的卖出期权(put),开仓时港股已从“大时代”高位回落不少,他选的合约行使价离开仓时的市价又有一段距离,满以为无惊无险等收割。

顶硬上守下去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在A股连续暴跌的那一周,港股跌得惨烈过A股,7月8日恒指最多跌去2138点,低见22836点,老徐做空(short)了的那个卖出期权(Put)极速由价外变价内,要求他追加保证金的“追魂call”响个不停。

面对此等环境,老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被券商斩仓,亏本离场;二是补仓守下去,博恒指反弹。老徐选择了第二条路,理由是他认定港股当日狂泻完全非理性,遂冒着连补仓的钱也输掉的风险,顶硬上以求守得云开。

金价周一的“闪跌”,跟港股7月8日的“暴跌”, 情况当然不一样。然而,不管是基金大户有预谋的连手狙击,抑或散户单纯的恐慌性抛售,若非事发时市场流通性(liquidity)出现问题,金市和港股也不会在极短时间内一泻如注。环球市场今天面对的最大隐忧,就是流通性危机。

所谓流通性足够,就是说买卖双方在资产价格不出现重大变动的前提下,能够快捷轻易地完成交易。反过来看,卖方若必须“跳价”方能售出股票或其他资产,市场流通性便非常有限。

股民要钱不要货

即使市场运转正常,蓝筹股和三四线股的流通性也不能相提并论,平日交投疏落的股份,流通性低乃常态,对市场整体状况并无参考价值。然而,像7月8日港股那样,恐慌者不问价求售,贪婪者虽有心抄底,但风头火势不敢硬接下跌中的尖刀,买卖力量变得不成比例,平日流通性最高的超级大蓝筹非但无法独善其身,反而因为买卖相对容易,成为要钱不要货的股民狠沽对象。

论者对触发金价“闪跌”的原因七嘴八舌,惟在全力抽出“幕后黑手”之余,流通性亦是一个深受关注的议题。在芸芸资产市场中,金市规模细小微不足道;同样的情况若发生在股市或债市,后果必更不堪设想。

几乎所有专业投资者都同意,流通性恶化现象广见于不同资产类别。单看绝对值,主要股债市场成交量皆有增无减,买卖差价亦未出现偏离常轨的迹象。然而,企业不断发债筹钱、政府要替天文数字财赤融资,加上愈来愈多企业上市,资产市场规模不可能原地踏步。

随着股市债市体积不断膨胀,成交占总市值比例要维持于稳定水平极不容易;成交倘追不上市场规模增长,两者比例便会愈来愈缩,逐渐变成小巫见大巫。

回想十年前,港股每天平均成交额有三四百亿已很厉害,但今时今日,成交额不上千亿谁会满意?A股和港股的平均股票交易规模在环球市场上已经“脱颖而出”,非但跑赢发达国家股市,新兴市场若撇除中国,平均股票交易规模更呈每况愈下之势。

债市更加惊人,政府债券已成央行天下,央行进投资者便进,央行一旦有退出迹象,投资者焉会坐以待毙?企债更成为代表散户投资的互惠基金天下,老散说走就走不透露半点风声,到时找谁接货?

流通性是一个平日投资者无心理会的问题,一旦成为市场热门话题,黄金、股市、债市、商品必有一方出事。然而,这个问题甚难解决,所以才这么惊人。

(本文:香港信报财经新闻)(编辑 李关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