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起四大名著的人物故事,可以说每一部名著当中,都有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在读书的时候,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人物形象,甚至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读同一段落,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西方名言中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可谓说得非常到位了。

水浒传中5位经典好汉的人物形象(谁才是水浒中首条好汉)(1)

今天以史为鉴跟大家聊聊四大名著《水浒传》的故事,水浒传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都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争议,从古至今都有人在质疑宋江一伙杀人放火,烧杀抢掠的强盗真的是所谓的“好汉”吗?如果不是,那么108将中,有没有真正的好汉?他是谁?

其实这个话题也非常具有争议,今天以史为鉴就抛砖引玉,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水浒第一好汉乃是花和尚鲁智深!

为了证明这不仅仅是以史为鉴自己的观点,本篇文章还摘抄一些历史上名人读水浒,读鲁智深的点评。

水浒传中5位经典好汉的人物形象(谁才是水浒中首条好汉)(2)

一、李贽

明代大才子李贽点评水浒的时候,几乎给予了鲁智深中国文人的最高评价,他评价鲁智深是: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

要知道这十五字的评价是涵盖了影响中国文化极深的释儒道三教。

仁人、智人、勇人,是儒家弟子出将入相中“将略”的要求;

圣人、神人,更是儒家和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罗汉、菩萨、佛,这三者则是佛家弟子递进追求的最高目标。

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想见李贽对于鲁智深的喜爱到了何等地步。

二、金圣叹

我们再来说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的时候直接说,鲁智深是上上人物,读鲁智深的故事让自己感到没有为别人出力,基本上白活了一回……

水浒传中5位经典好汉的人物形象(谁才是水浒中首条好汉)(3)

而且金圣叹还说,读到鲁智深的故事的时候,觉得他真是:“妙哉此公,令人神往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金圣叹这是看到了鲁智深一生中但凡出手,基本上都是为了别人,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典范,而且最后顿悟圆寂,于是金圣叹最后深情的评价道:妙哉此公,令人神往。

三、袁无涯

明代的袁无涯可以说是最早刻印《水浒传》的出版商,他在评价鲁智深的时候,也直接称赞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典型性格,他说:

智深一打镇关西,一打小霸王,两拳俱大有妙用。若曰和尚路见不平,则几失智深矣。——袁无涯刊刻《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

而且对于一些人说鲁智深太粗鲁了,看到表象就动手,根本没有动脑子考虑郑屠是不是坏人这种论调,袁无涯直接表示:“鲁智深的真粗卤,决好如假斯文万倍。

水浒传中5位经典好汉的人物形象(谁才是水浒中首条好汉)(4)

四、王仕云

另一位明末清初的才子王仕云也在水浒中留下了自己的评价,王仕云说鲁智深虽然是个和尚,但是不守清规,不但好吃懒做,而且好酒、好肉、好打人,什么杀生、妄语、偷盗、贪酒、邪淫这些戒律都犯了个遍!理论上这样的和尚肯定是一个恶和尚才对,但是鲁智深却办事极有分寸。

鲁智深出手打了很多人,打了镇关西、打了小霸王、打了崔道成、邱小乙、打了泼皮张三李四,打了押解林冲的衙役董超薛霸……但是除了为恶一方的镇关西和恶道崔道成邱、小乙被鲁智深直接打死,其余人都是被鲁智深打一顿吓唬一番,让其改过自新就结束了,可见鲁智深虽然武力惊人,但极有分寸。

智深遇镇关西便打,遇小霸王便打,遇崔道成、丘小乙便打,遇泼皮张三、李四便打,遇解差董超、薛霸便打;遇金老儿便救,遇刘太公便救,遇林冲便救;遇李忠便偷酒器,遇史进便送酒器,生杀予夺,极有分晓,不徒恃拔柳之力。——王望如《评论出像水浒传》五、陈忱

明末清初另一位小说家,写出了《水浒后传》的陈忱,也是非常喜欢鲁智深,直接评价鲁智深为:活佛。

陈忱直接说,鲁智深上梁山前几次单独出手,都是有原因的,什么:“打死镇关西,大醉闹法堂,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这几次出手打人、杀人,不但不是破戒,而且都是为了救人才出手,不用放下屠刀,鲁智深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活佛了。

水浒传中5位经典好汉的人物形象(谁才是水浒中首条好汉)(5)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大醉闹法堂,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直是活佛,不须放下屠刀。——陈忱《水浒后传论略》六、张恨水

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张恨水在《水浒人物论赞》中直接不吝称赞鲁智深想做就做,心中无半点尘埃,虽然鲁智深喝酒吃狗肉还动刀枪杀人,但是比一些所谓严守清规的高僧还值得敬佩。

张恨水还专门给鲁智深写了一首偈语:吃肉胸无碍,擎杯渴便消,倒头好一睡,脱得赤条条。

鲁师兄者,喝酒吃狗肉且拿刀动杖者也,然彼只是要做便做,并不曾留一点渣滓。世之高僧,不喝酒,不吃狗肉,不拿刀动杖矣,问被心中果无一点渣滓乎?恐不能指天日以明之也。则吾毋宁舍高僧而取鲁师兄矣。吾闻师祖有言曰:“菩提亦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悟道之论也。敬为之与鲁师兄作,偈曰:“吃肉胸无碍,擎杯渴便消,倒头好一睡,脱得赤条条。”——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

您认为梁山的第一好汉是谁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