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骘

字子山,生年不详,卒于247年,临淮郡淮阴人,官至丞相,封爵临湘侯。步骘性格宽厚、有雅量,为人沉稳。《水经注》记载的广州番禺建城之父。步骘和诸葛瑾一样,也是一位被东吴模糊的形象给误解为“文官”的一位将领。虽然步骘早年确实担任文职,但在公元210年后,便担任武职,直到过世前两年接替陆逊成为东吴丞相。担任了近三十年的武职。

步骘出身自淮阴大族,与孙权最宠爱的步夫人同族。但他的早年生活过得并不好,因为汉末动乱,他迁居江东,过得非常贫困。但步骘没有因此堕落,他结识了同来江东避难的广陵人卫旌(就是陷害潘濬那位),他们二人白天种瓜,晚上读书学习。后来步骘和卫旌经历重重磨砺,刻苦读书、学习,提升自己。后来在200年出仕刚接替哥哥的孙权,被孙权任命为自己属官,负责一些文职工作。

任职一年余后,便辞官与诸葛瑾、严畯游历吴中诸地,逐渐名声显赫,被称为当时英杰。后来才被孙权任为海盐县长。于209年,又被孙权征辟为东曹掾、徐州治中从事,还被推举为茂才。才开始逐步踏上孙权的核心重臣圈。

公元210年,步骘进一步得到孙权信任,趁着此前的刘表心腹,现在的交州刺史赖龚、苍梧郡太守吴巨有矛盾,吴郡将名义上的上级赖龚驱赶到零陵,赖龚便向孙权求救。于是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立武中朗将,领千余名精锐接管交州。

步骘属于顶级谋士吗(汉末三国东吴之步骘)(1)


后来步骘到交州后设局击杀吴巨,自此在交州声名大振,之后步骘又斩杀已经成为山贼前几任交州刺史的故吏,让交州土皇帝交趾太守士燮见势率部前来降,益州豪族雍闿也通过士燮投降步骘。自此交州逐步纳入东吴的统治区域,法令得以通行。步骘也进一步被任命为平戎将军,封广信侯。

公元220年,吕岱接替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便带领一万士兵进驻长沙抵挡当时东征的刘备。这一万士兵就是步骘作为东吴江北实权派的代表人物的根本。在部曲制的东吴,能拥有一万士兵的将领有几人?在陆逊击败了刘备后,他便带领帐下士卒平定了还趁机作乱的荆南一带部族。

此后步骘官职一路绿灯,直至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步骘再升任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同年督西陵,代替陆逊镇抚吴、蜀边境。

在此后十数年的时间里,步骘虽然驻地远离东吴政治核心,但自己本人却一直在东吴政治核心中周旋,无论是太子孙登还是皇帝孙权,步骘都有上书进谏。尤其是他上书数十次劝谏孙权要慎用酷吏吕壹。为东吴结束了吕壹的政治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太子孙登过世后,东吴二宫之争爆发,据吴末臣子,也是当时的学者殷基写下的《通语》记载,步骘为鲁王党,甚至是鲁王党地位最高的,可谓是鲁王党门面人物。但事实上呢?步骘并没有像全琮那样有积极的表现,甚至除了这份《通语》外,基本上就没有步骘是鲁王党的记载。所以可以说,步骘不是不积极,而是压根没做什么支持鲁王的行为。甚至可以说,这只是步骘的一个政治立场。他并没有去过多干预东吴的政局变动。这也正是步骘的明智之举,已至于在公元246年,陆逊过世后,他登上了政治生涯巅峰,继陆逊之后成为东吴丞相。

一年后,步骘过世。由其子步协继承其爵位和部队,继续镇守西陵。

步骘镇守西陵二十年,周边的敌军都非常敬仰的他的威名,且步骘性格宽宏大量,喜怒不行于色,生活起居都很简朴,是仅次于诸葛瑾的东吴江北重臣,而这些江北重臣中,步骘可以说是兼顾实权与实力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