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云南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下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其中,就丽江市来说,人口超120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立的丽江路,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云南各市人口增减图(云南省一个市人口超120万)(1)

首先,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在地理位置上,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 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就丽江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战国时期,该地区先属秦国蜀郡,后成为滇国境域。西汉时期,今云南省丽江市一带属越嶲郡遂久县。遂久县,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丽江市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

云南各市人口增减图(云南省一个市人口超120万)(2)

在三国时期,遂久县改属云南郡,该地区属之。两晋南北朝时期,丽江仍属云南郡,称遂久县。唐朝这一历史阶段,今丽江市一带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曾南征到该地区。至元八年(1271年),在丽江设立了察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设丽江路。“丽江”一名的历史由来,《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由此,就丽江这一建制,始于元朝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而来。

云南各市人口增减图(云南省一个市人口超120万)(3)

在丽江路设立之初,下辖永北府、通安州、巨津州、宝山州、永宁州、蒗蕖州、顺州、兰州、临西县。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设丽江宣抚司。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由丽江路宣抚司改设为丽江府。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年),丽江府升为丽江军民府,下辖通安州、宝山州、兰州、巨津州、临西县等州县。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年),设立丽江军民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设立丽江县,属云南省丽江府。到了1912年,丽江县的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1928年,丽江县直属于云南省。

云南各市人口增减图(云南省一个市人口超120万)(4)

最后,1931年,在今丽江范围设丽江、永北和华坪三县。1973年8月,怒江、迪庆两州直属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只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等4县。2002年12月,丽江撤地设市,将原丽江地区改设为丽江市,并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为古城区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截至2018年底,丽江市作为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下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1区4县,地级丽江市总面积达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28万人。对于丽江市,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