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难》。一、万:均为约数,并非实数,“一”表示少,“万”表示多;夫: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成语故事100字(中华成语故事一字开头成语)(1)

唐玄宗天宝元年至三年(公元742~744年),李白在长安期间,正是唐玄宗由励精图治的有作为的时期,转向只顾享乐、不理朝政的衰败时期。当时,政朝腐败、奸臣当道,各种社会矛盾异常的尖锐。李白由于亲身经历了这一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并以特有的敏感,预感到潜伏着变乱的危机。于是,一次他借送一位朋友人蜀,而写了《蜀道难》这首诗,寄寓了这种忧患和预示。全诗大致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首句“噫吁哦”至“猿猱欲度愁攀援”,主要是以历史传闻和神话故事,具体地描写蜀道之难;第二段自“青泥何盘盘”至“胡为乎来哉”,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一步描绘蜀山的奇丽、险峻;第三段自“剑阁峥嵘而崔嵬”至“杀人如麻”,由蜀山的险要,暗示了自己的隐忧;最后四句为第四段,预示蜀地将发生动乱,奉劝人蜀之友人,宜早早“还家”。这首诗的第三段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成语故事100字(中华成语故事一字开头成语)(2)

剑阁:地名,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峥嵘、崔嵬(音 wéi 维):形容山势高峻;一夫:一人;当关:把守关口;莫开:打不开;所守:守关的人;匪亲:不是亲信可靠的人;狼与豺、猛虎、长蛇,皆指叛乱者。

这段诗的大意是:剑门关更是雄壮险峻,只要一人把守住关口,万人也莫想把它打开。守关的人若不是亲信可靠的人,他们要是据险叛乱,就会变为残害人民的豺狼、猛虎和长蛇。这些吃人的家伙,磨牙吮血,人民就会遭殃,被杀死的人就会多如乱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成语故事100字(中华成语故事一字开头成语)(3)

后来,人们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地势险峻,易于防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