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首部个人作品《心力》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心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传,而是一本为人生带来启发的方法论。

在《心力》一书中,邓亚萍以亲身经历诠释“心力”塑造法,以心态提升、效率提升、抗压训练和意志力训练等为章节,分二十八个法则介绍自控、自制等应对环境与自我的法则,并首次透露人生经历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为读者展现了可复制的心态管理奥义。

邓亚萍能担任女乒主教练吗(心力揭秘与女乒)(1)

邓亚萍为中国乒乓球大满贯第一人,连续八年世界排名第一,18次世界冠军得主。职业生涯中以超强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而闻名,克服先天条件制约,越到关键时刻越能超常发挥。24岁时巅峰退役,此后从政、从商,经历多次跨度极大的挑战,重压之下从未退缩,始终应对自如。

“邓亚萍是一个时代的体育精神代表,是那个时代国人自强的符号之一,她的职业生涯表现和背后的精神力量、自我成长是非常值得宣传和推广的正能量。”谈及本书的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李伟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心力》和我读过的名人写作不同,作者显然没有局限在对生涯的回顾上,而是跳出比赛的场景和运动员角色之外,将完整、通俗的心理学概念融入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典型的问题和痛点,再结合自身克服、超越的经历,让读者学到便捷的解决办法。”

作为资深体育迷,李伟不仅看比赛,也关注过国内外一些知名运动员出版的作品。“《心力》并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自传,更像一本解决问题的心理学大众书。”李伟编辑举例说,书中有一节讲到大赛或大考前、生活中其他关键时刻,该如何排除杂念,聚焦当下?邓亚萍非常生动地道出了自己的诀窍:轻拍桌子,感受力的回馈,让精神慢慢集中,杂念逐渐排除。读到此处,试着身临其境地代入到自己所经历过的那些时刻,瞬间豁然开朗。类似的惊喜,在书中时时能读到。

谈及编辑过程中的故事,李伟介绍,这本书是基于音频平台的课程改写而来,在成书过程中,也做了非常多内容上的丰富。“亚萍姐为我们提供了她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给儿子的家信等。这些未公开内容让我们看到了与赛场上飒爽霸气的‘大魔王’截然不同的邓亚萍。其中关于求学奋斗始末、家庭教育等的叙述,会让读者对邓亚萍有新的认识,也会有新的感悟。”

与此同时,李伟说,书中提到了很多非常知名的心理学理论,如思维阻断、失败清单、执行意图、例外控制、刻意练习等——这些理论都和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书里的技巧虽然是亚萍姐从冠军的角度来阐释,但都进一步给出了可复制的执行方法,让读者能学会、会用到、有效能。相信读完这本书,读者对过去困扰你的心态、效率、抗压、意志力问题会有全新的解决思路。”

邓亚萍能担任女乒主教练吗(心力揭秘与女乒)(2)

邓亚萍自序

虽然拿过四枚奥运金牌、十八次世界冠军,但我自己知道,体育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并不是这些奖牌,而是让我有了钢铁般的心理素质。

说这句话,并不是在给大家灌鸡汤。中国乒乓球队挑选队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公式:实力 = 技力 × 心力。“技力”就是一般理解的技战术水平,包括力量、速度、反应等;“心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包括抗压能力、发挥的稳定性、自信心等。输不输得起?打比赛能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些都是心力的范畴。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技力和心力两者中,心力是经常被严重低估的能力。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我还是运动员的时候,让我最难受最难受的不是奥运会,也不是世乒赛,反而是国家队里的训练赛。

有时候我们找来对打的球员,训练刻苦,基本功和技战术都非常扎实。而且训练赛的时候,因为他们没有压力,所以球路凶狠、板板扣杀!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好奇,所以他们是谁?谁的实力这么强?

我得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些人,你肯定一个都不认识。为什么?因为他们训练比赛可以,但一到了国际大赛,全场瞩目,压力一上来肾上腺素飙升,他们就挺不住了。

有时候看他们比赛,打到关键分,我心里想,这球要是在训练场上,他们肯定拿下来了。但莫名其妙,到了真正的比赛中,他们就像忘了怎么打球一样。有些时候,我真的很想问他们:“同学,你为什么就是不敢赢呢?”

我和他们之间,从努力和刻苦的程度到技战术水平,都相差无几。我们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在关键时刻,我更敢赢!而这种敢赢、敢拼的能力,就是心理素质高、心力强的表现。它能保证我在关键时刻发挥出 100% 甚至更高的水平。

等到我后来退役,去剑桥读书,去企业工作,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太多人将努力花在了提升自己的“技术”上,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有的年轻同事,我非常看好,能力强、态度也认真,我就想把一些重点项目交给他,或者想提拔他到更高的位置。但他要么是抗压能力不够,不能经受一点挫折;要么是不敢接,接了任务做不好。你让他做个演讲,做个公开汇报,或者是主导一个谈判,结结巴巴完全搞不定。按咱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上不了台面,而且还特别玻璃心。

真正的赢家,就是咬牙切齿也要把事情做好了。

而且我还总结了一下,这种同事平常最喜欢说什么呢?喜欢说自己是“发挥不好”,是“运气不好”:

“这次面试有点紧张,没发挥好。”——这是面试的。

“那个 …… 那个 …… 第一次见面,有点紧张。”——这是约会的。

我还见过最搞笑的是,吵完架说自己没发挥好,说自己没反应过来!

说到底,这就是心里不服气,不肯承认自己是实力不够。但实际上呢?这就是最大的误解,片面地以为实力只等于技战术能力,只等于基本技能。

我们仔细想想,和咱们一起竞争的对手,技巧上不可能差太远,不然早就淘汰了。真正决定胜败毫厘之差的,就是心理素质稳定性,你的心力水平到底怎么样,关键时刻扛不扛得住、敢不敢赢?

有的人莽撞,有的人怯懦,有的人犹豫,有的人盲目。这些,都是输在了自己的心力上。这本书里会列出我总结的一些小技巧,关于心力,为你介绍一些高效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无一例外都是我那些教练、心理辅导师拿来“折磨”、敲打我们这些奥运冠军的。从怎样做自我暗示,到怎样锻炼自己的耐挫能力。总之,是将打造奥运冠军的方法,用来打造一个更能抗压、更加耐挫、更有自信、更能发挥出最大潜力的你自己。

我这辈子就相信一点:这世界上每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失败者,也没有天生的赢家。能力可以锻炼,心力同样可以锻炼。我在8岁时被省队拒绝,13岁时被国家队拒绝。国家队 5 个教练中 4 个都反对收我,他们认为我个子太矮,没有任何机会去战胜欧洲选手。只有张燮林教练坚持说,个子矮反而是邓亚萍的优点——因为她矮,所有的来球,她都有了扣杀的机会。是这句话给了我一路进攻的动力,也成就了我独特的打球风格,成为我永不忘记的人生格言。

关键时刻,你不拼一下,怎么找得到最好的自己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