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吗(以济宁学院和武夷学院为例)(1)

济宁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吗(以济宁学院和武夷学院为例)(2)

迁址办学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的一个寻常现象,包括西南石油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它们大多是遵循“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从非省会城市到省城、从乡镇到市区”这个规律,这它也是近些年来大多高校迁址办学现象的主要趋势;此外我国也存在很多“高校逆向迁址”现象的例子。

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发生的比较频繁,当时很多高校从北京等大中城市迁于中西部,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经历了北京到东营的逆向行驶、大连医科大学曾内迁遵义等等。后来这些迁址的高校又经历了回迁或再次变动的过程,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后来从东营迁到青岛办学。应该说高校逆向迁址的现象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越来越少,也因此才更显特别,比如济宁学院与武夷学院,都是我国近年来高校逆向迁址的现象的代表。


济宁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吗(以济宁学院和武夷学院为例)(3)

武夷学院与济宁学院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二者都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出身、都是在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就准备并成功迁址、都是从所在城市的主城区迁于其所辖的县级行政区,这种越迁越远的现象称之为高校逆向迁址办学。

1958年在南平城西官沙田(今延平区四鹤街道官沙田)建校的南平师范专科学校,后来经历了南平师范学院、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一直在南平专区(南平地区、南平市)的中心城市县级南平市(延平区)办学。2002年8月南平市在县级武夷山市筹建武夷高教园区,南平师专作为首批入园高校同时筹建武夷学院,当年10月武夷山校区动工;2003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后开始从南平校区迁往武夷山;2007年完成迁移,同年南平师专成功升本并改名为武夷学院;不但完成了从主城区到县级市的逆向迁址,而且更名后的武夷学院从名字上已看不出它和南平市的联系了。


济宁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吗(以济宁学院和武夷学院为例)(4)

济宁学院与武夷学院又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济宁学院在发展中也经历过多次迁址,她的前身之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在成立之初就经历过一次迁址,1953年9月滕县专区与湖西专区合置济宁专区,滕县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随之从滕县(今滕州市)迁于济宁并改为济宁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作为前身之一,1958年成立的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在当年下半年就被并入菏泽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重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但此时是选址于曲阜县西关原县政府大院而并非当时专区所在地济宁,从此济宁学院就注定和曲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了吧;1961年济宁师范专科学校被下马,分别并入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学校、济宁师范学校、峄县师范学校。

济宁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吗(以济宁学院和武夷学院为例)(5)

1970年曲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7年所设)从曲阜迁济宁,与济宁师范学校(前身系1952年在今任城区县前街成立的滕县专区教师轮训班)筹建济宁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次年3月正式成立,1978年改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2007年3月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本并更名为济宁学院,而在2006年1月的时候,曲阜校区的启用也标志着学校从济宁市区迁于曲阜市办学;也就是说它在升本之前已经完成了“逆向迁址”的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