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奴,故国悲凉玉殿秋。”

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宋朝半壁江山,占领北宋都城。这是宋徽宗在被金俘虏后所作的诗,从中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无限自责与悔恨之意。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1)

统治集团缔结“海上之盟”,引狼入室导致靖康之变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道出了多少宋人的亡国之恨。

那段不堪回首的耻辱历史,也成为北宋走向灭亡的直接推手。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完全是由北宋统治集团一手促成的。

五代十国之后,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一直被辽所占,未能收复。宋徽宗及身边的大臣见辽国逐渐没落,想趁此机会夺回燕云十六州

一帮迂腐傲慢的乌合之众被功利千秋万代、名垂青史冲昏了头脑,竟然无视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真的开始着手准备攻打辽国。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2)

北宋自知军力不足,即便大势已去,也难保周边国家不会前去支援,为保万无一失,宋徽宗采取了童贯和辽国叛贼马植提出的“联金抗辽”之策,想利用金拿下辽国。

此时的北宋皇帝还做着建立“万世功业”的白日梦,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了圈套。

双方约定共同夹击辽国,功成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将每年向辽国缴纳的钱转给金,就这样结成了“海上之盟”

虽说是两国一同攻打辽国,但由于北宋军事力量薄弱,出尽洋相,能够攻下辽国基本全靠金,将本国的短板和弱点全部暴露。

金在得到辽国土地后,并没有按照约定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而是挑出各种北宋违反条约的行为。

其实金已经在酝酿伐宋之事,通过之前一战,金对宋朝的军事实力了若指掌,一直推托拒绝执行合约,只是在等待时机。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3)

公元1125年八月,金率兵由河北南下攻打北宋城池,北宋军队丝毫无抵抗之力。到第二年正月,金兵已经渡过黄河,到达开封,开封守军苦苦抵抗,最终还是难敌金的铁骑

金太宗俘虏了宋徽宗和他的儿子,逼迫他们退位,随后将宫内洗劫一空,北宋宣告灭亡。

宋徽宗及其妃嫔、皇子公主、皇室贵族全部被押往金国,宋徽宗被囚禁起来,其余等人沦为金人的奴隶。

宋徽宗被囚禁期间,遭到狠狠的羞辱,受尽精神与身体的折磨,最终因病去世。

由于统治集团的错误决定,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如果当初宋徽宗能够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恐怕也就不会踏出这错误的一步。

可惜宋徽宗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国家,他在位期间沉迷酒色、只顾贪图享乐、重用奸臣,完全不关心民间疾苦。

比起治国,他更喜欢占卜问卦,还自封“教主道君皇帝”,让人不禁想起那句“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4)

守旧派官僚当道统治腐朽,借战争转移矛盾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北宋之所以灭亡,与内部的腐朽统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官僚阶层的腐败。

宋徽宗登基后,以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把持朝政。皇帝对于朝堂之事的了解,还不如名画古玩,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守旧派的代表蔡京被推举为相,受到宋徽宗的重用,蔡京及其党羽大权在握,也无人管束,便开始胡作非为。除了贪污受贿,还想尽各种办法压榨百姓,加重民间的赋税徭役,从中牟利。从百姓身上搜刮的钱财,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口袋中。

蔡京一手遮天,宋徽宗对他也听之任之,自己忙着吟诗作赋、左拥右抱。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5)

得到皇帝的允许后,他又大兴土木,建造极其奢华的宫殿,这些全部取之于民,用之于贪官昏君。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百姓被逼得难以生存下去,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农民起义。《水浒传》就是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好汉被逼上梁山,共同反抗腐败的官僚统治的故事然而面对此消彼长的农民起义,官僚阶级并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反而加重了对民间的索取。

此时的统治集团内部,竟然想要通过收复失地,来掩盖自己的过错,实在是无耻至极。腐败的官僚机构,就像北宋的蛀虫一样,将其蛀食一空,只剩空壳。

如果没有后来金国的入侵,北宋也将会被揭竿而起的广大农民推翻,因为没人能够历史前进的大趋势,统治者不失仁政、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必将会被推翻

西北方部落政权实力过强,北宋积累财富疏于国防

比起历朝历代,北宋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恶劣,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吐蕃、西夏、辽等国,将北宋团团包围。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6)

每一个国家的实力都和北宋相当,甚至远远超过北宋。仅拿辽国来说,就能够看出差距。

北宋成立之初,曾多次派兵攻打辽,以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一直未能攻下,失败后只能与其握手言和,割地赔款,维系边境的和平局势。

虽然北宋经济发达,但所获财富并没有用于国防安全和惠民,而是用来向周边国家纳贡。

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国防力量不断下降,人民压力增加,根本是得不偿失的愚蠢举措。

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周边国家的发展,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军事力量薄弱。

北宋成立之初,为加强皇权,收回将领的兵权,直接导致了北宋军队的衰落,令外敌有可乘之机。此外官僚阶级的腐败,也是最要命的因素,他们的存在不仅引起社会矛盾,还左右了皇帝的决策,使国家陷入死循环,根本无法通过变革来改善政治制度。

北宋时期宋徽宗时期的重要事件(收复燕云十六州)(7)

宋徽宗自然要对北宋的灭亡负责,但并非所有的错都在他一人身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徽宗只不过在北宋摇摇欲坠时,推了它最后一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