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金融工具都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催生很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在国内就直接发生交大差异,变成与世界不一样的新事物。我们来罗列下有哪些金融工具,看看和我们想象的情况有什么差别?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1)

专业产品,专业市场,不专业的买卖

1. 人寿保险:(保险行业)

国外的保险从业人员都是职业化的,需要考试通过后持证上岗,大部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他们都是主要在保险经纪公司上班,需要通过医疗险牌照,寿险牌照,年金牌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美国市场保险渗透率在30%以上,每年的保费都在缓慢增长,保费增长延续一百多年。但是在我们国内,我们都是靠保险代理人进行销售,保险代理人也需要考试,但是很多人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每天培训自己公司产品,直说好的不说不好的,合同不讲清楚,然后就是疯狂想亲人朋友销售,一顿操作下来,完全就是为了销售返佣,不是看保险合同,也不解释责任义务,理赔细则,然后就是亲朋好友,同事各种忽悠,打的就是感情牌,所以后来社会上的人都不喜欢卖保险的人,有的还留下了心理阴影。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造富了不少人,玩的就是人海战术,增员卖保险,到最后就是身边同学,亲戚,朋友一圈又一圈地卖,后来进去卖保险的人发现卖不动了,然后就把保险给第三方来卖,价格越来越便宜,产品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卖不动了。现在大家都去买百万医疗,重疾人寿就越来越少人买了。主要矛盾就是销售不专业,服务不到位,社会整体保险意识不强,直销销售的圈子化,靠关系做产品销售,发生理赔时矛盾较多。从去年开始整体保费都是负增长,保险代理人人数大规模下滑,保险公司股价都几乎跌去40%左右,下行压力比较大,消费信心还是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疫情下,消费能力也是下滑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2)

股票市场

2. 股票(权益类金融市场)

我们很多人一提到股市就会说,上证指数十年前3000多点,十年后3000多点,看看人家美国,翻了几倍了。都在说我们的A股就是个赌场,不可能挣钱的。各种声音都有,在美国,都在奉行价值投资,在中国也有很多坚持价值投资的粉丝,特别多巴菲特的忠实粉丝。巴菲特有个经典论点,就是定投指数基金,如果是在A股,十来年都是3000多点,是不是没有挣钱呢,表面上看是,实际去看看指数基金的净值,你就会发现,十年是逐步上升的。统计出来也是年化有7-8%左右,并非大家看到的没有变化。美国股市和中国A股市的的指数编制方法规则不同,美国是吸引全世界伟大的公司来上市,A股只有中国公司,体量和规则就大大不同,美股永远就是好公司永远好,A股讲究峰谷轮动,涨高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美股是吸引全世界的投资人来投资,A股是有条件的吸引境外的投资者,主要还是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性。美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在投资,A股是散户投资者居多。从十年来看,美股是单边上行的趋势,A股市震荡,上行并不明显。美股和A股投资理念和风格都不一样,也许是文化的分化决定的。我看长期来看,美股和A股差异太大。不能照搬美股投资方法,要结合实际经验,不断学习和总结。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3)

卡奴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4)

过度负债的养卡市场庞大

3. 信用卡(支付市场)

现在社会大部分人都有使用过信用卡的经验,本来信用卡是银行发行一定额度,给大家消费使用的,在欧美国家,主要就是刷卡消费,但是国内本来也是刷卡消费,后来慢慢就是套现使用,现在信用卡套现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行业,支付公司专门生产刷卡机,就是我们市场上看到的POS机,他们使用支付通道,为客户提供刷卡服务,收取通道服务费。全国信用卡应该有7-8亿张信用卡,每年的支付规模应该在几十万亿,应该有60%都是套现使用的额度,很多都是用A银行信用额度去换B银行的欠款,额度还要越来越高,长期而言消费使用并不多,大部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严格来说套现是违法的,但是这个问题,太难解决。很多人买大额物件,房产,装修,汽车等很多人还债都是使用信用卡套现,不然就会有很大的债务危机。然后银行经常打电话给这些大额消费的人,办理分期服务,可以挣比贷款更高的息差。所以称为双赢的工具,但是国外并没有刷卡套现这一操作。这个行业也是竞争非常激烈,发卡银行竞争非常大,POS厂家,代理机构,支付公司竞争都非常大。这个行业也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很多人在说花呗,借呗,债务缠身,其实信用卡的债务规模要比花呗,借呗庞大太多,很多人要是没有信用卡,生活都难以为继。很多人听说过房奴,车奴,却很少人听说过卡奴。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5)

最深的套路---校园贷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从国外引进的金融工具)(6)

最终破灭

4. P2P互联网金融

众所周知,这个行业已经在国内清零了,以前上几千家的P2P企业,P2P理财公司,应该是在2020年全部清零了。很多人的血汗钱都出现的亏损。引起很多社会问题,什么跑路平台啊,什么校园贷啊,什么套路贷啊,什么现金贷啊,各种套路各种花活。这个行业也是从欧美发展过来的,现在欧美国家依然还有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主要是服务农户,服务短期出现资金周转,债务问题的需求,这个行业是居于银行和民间高利贷之间的,一个中介撮合服务,本来不曾在理财这一说,应该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撮合,风险自己承担,平台提供风险定价,风险控制的技术服务,借钱人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需求。本来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市场中,太多人利用这个技术做起违法生意,非法吸收资金,非法承诺资金安全,甚至还有公司就是非法改变资金用途,直接把债权人的钱自己用了,没有第三方监管,胡乱操作。导致债权人资金不知所踪,利用高额的收益迷惑债权人。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什么互联网金融创新,就是一场资本盛宴。也是资本盲目的扩张,都是带血的资金。可以说是眼看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如果还有其他的金融工具,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