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好友小聚简单的家常菜(人生三味老友的聚餐)(1)

1

  书法家把他的干煎大虾端上来时,大家等不及其它菜还未上,就立即手抓筷夹,先尝为快,连赞:“好味!好味!”

  自从建起豪宅后,书法家时不时会邀请老友们去做客。他最拿手的厨艺,就是干煎大虾。除了干煎大虾,他好像没有别的拿手菜了——因为朋友中,有几个更擅长做菜,各有一手。有擅长剁椒鱼头的,有擅长回锅肉的,有擅长煮汤的……都是大家极喜欢吃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朋友们经过“家庭大学”的磨砺,烹饪技巧炉火纯青,一个人就能兼任“食材采购”“水台”“刀工”“大厨”等职,拿手好菜十个指头数不过来。因而,书法家在完成他的干煎大虾之后,便退出厨房,由老友们接掌炉灶。

  偶尔邀请朋友们上门欢聚一堂,做几味好菜,开两瓶红酒,泡一壶好茶,聊生活,谈书画,“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挺好的。

三五好友小聚简单的家常菜(人生三味老友的聚餐)(2)

2

  老友们的“家宴”聚餐,与年轻时又有不同。不同之处,不在烹饪技巧的提升,而是在于赋予“家宴”意义的不同。年轻人在一起动手做菜聚餐,邀上一起玩耍的少男少女,通过去买菜、做菜、吃菜,彼此了解和观察对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菜”。

  老朋友们的 “家宴”聚餐,既有维系情感的需要,更多的,却是渐渐从心头涌上来的一种情感——珍惜。时光流逝,带走了太多的东西,包括情谊。人到中年,就会发现,生活日趋平庸,许多快乐,其实是漂浮在流光上的,随着岁月流走的。生活中的欢乐,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需要我们故意去“寻”,故意去“作”的。正如一次愉快的老朋友的“家宴”聚餐,也是需要一个“吹哨子”的人的。

  老朋友的“家宴”,表面是欢乐,背后是时光挽留不住的淡淡离愁。

三五好友小聚简单的家常菜(人生三味老友的聚餐)(3)

3

  良宽说,他生平最讨厌厨师的菜,画家的画,书法家的字。

  我倒不讨厌。不过,往往有真味的菜,有真情的字,有真意的画,还真不是来自职业制作,而是来自非职业的真情流露。我敢说,让你最回味的,绝对不是在哪家饭馆吃的哪道硬菜,而是你久游归家,母亲或者爱人给你做的,给你端上来的热腾腾的饭菜。让你珍藏最久的,惹你思绪涌动的,一定是一封书信,它可能是来自父母的叮咛,可能是初恋的情书,可能是同学或战友的关心,书信的笔迹可能是拙劲,也可能是娟秀,甚至缺乏书法美感,但是,它却蕴含着写信人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的字迹,比那些职业书法家的字更能撩拨你的心弦。

三五好友小聚简单的家常菜(人生三味老友的聚餐)(4)

4

  以前,每到年终,开个年会,吃一顿饭,也是习惯。倘若这年收成好,社长一高兴,杀几头巴马香猪,来一个全猪宴,再开几瓶土炮,放上两捆几十米长的炮仗,酒过三巡,社长亲自登台献唱,那气氛就一下高潮了。喝彩声,碰杯声,觥筹交错,恍恍惚惚。

  有人喜欢这种热热闹闹的气氛,有人则相反。我有一位书友,是单位里的书画创作骨干。有一次,他有幸被邀请参加年会。菜肴丰盛,书友专心膳食。但单位一个小头目,满脑子想的都是把饭局的氛围搞热闹,总是来催他去向老总敬酒。可怜我这位书友,写字画画是高手,却极不擅客套,对这种应酬无所适从,“奉命”硬着头皮向老总敬酒一杯,便感觉元气大伤,自此再也不参加这种有长官在场的饭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