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情话之樱花(山语散话樱花)(1)

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词“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诗人白居易亦有“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句。 樱花,日本的国花,但根在中国。看到樱花,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去怀想遣唐使的驿道。电影中的日本樱花,不知道它是因为远离故土,还是受日本文化风俗的影响,凄惋悲凉。 在中国,樱花像少女,无忧无虑,尽情绽放。没有李商隐“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的悲观,也没有林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哭问,只有诗僧苏曼殊“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的畅意。 樱花盛开的时候,远远看去好像粉色的花云遮盖了天边,漫山遍地的开着,掩映重叠着杨柳风,得意洋洋。“樱花飞雪”是对樱花盛景时,动态美的诠释,“樱花烟雨”则是雨里看花,在烟雨中摇曳的樱花,让人怦然心动。 微风吹过,樱花微微颤动,一团团、一簇簇不尽完美,却也尽招惹人。细雨湿了花儿,醉了人心。伸手,想捕捉那一瞬的芳华,可风过,依然落英于地。心底的忧柔,随之渐渐开始蔓延。 樱花盛开在春天,那是春天与樱花的相逢,也带来了我们与樱花相识的缘分。缘分没有时间,没有地域,是一切理由的自然相识。春意正浓时,满园的春色,满树的烂漫,更有樱花笑枝头。 玲珑的娇柔,朦胧的羞涩,卧云般的静美,云裳样的飘逸,樱花之美也算是极至了。她是那样的甜蜜、多情、妩媚和清丽,带给了我们幻想、期翼与幸福。然而,她的花朵却是年年的清明,一层伤感油然心头。 樱花花期很短,花开花落,有时光如水的感叹。哲人把樱花比作机遇,文人把樱花比作青春,都是稍纵即逝,都是一去难留的意思。“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娇艳的樱花,暗淡了背后层层叠叠的风景。日本樱花的花语是生命,山樱的花语是微笑,西洋樱花的花语是善良。 花与树,是我们对于生命的一种期盼。一块土地上,种樱花,它会绚烂;种松柏,它会常青。然而心灵,种诗歌,它会宁静;种散文,它会感动。

《樱花》

故园烟雨不多时,

桃红柳绿久未知。

樱花常落溪头水,

千片万片有谁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