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在建安小学宝民一路一巷的人行路面处,原本的围挡施工已经撤除,盲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功能完善,学校门口,交通标志标牌、护栏、过街设施、静态停车设施等新建道路设施也全部完成,校园周边道路设施安全指数和综合品质得到提升。记者了解到,这是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简称“宝安交通运输局”)在暑假集中开展的20所校园周边道路设施微整治工程,加上今年上半年完工的10所校园周边微整治工程,今年秋季开学前,宝安交通运输局已完成30所校园周边微整治项目,着力为师生家长打造安全、舒适、友好的校园周边交通出行环境。

路面安全监管工作(宝安交通运输局科技赋能)(1)

整治前

路面安全监管工作(宝安交通运输局科技赋能)(2)

整治后

路面安全监管工作(宝安交通运输局科技赋能)(3)

整治前

路面安全监管工作(宝安交通运输局科技赋能)(4)

整治后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宝安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指数和出行环境,满足广大师生、家长交通出行需求,宝安交通运输局联合区教育局、交警大队、街道办等单位部门建立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整治联动机制,根据区各单位部门和校方、师生及家长提出的实际问题和交通短板,结合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实际情况以及特点,通过增设风雨连廊、智能过街设施、护学通道,调整优化交通组织等措施,全力筑牢校园道路安全“屏障”,为师生家长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参考校内建筑巧思设计 新建连廊遮风挡雨

“新建设的风雨连廊设计大气美观,和学校的风格也很匹配,有同学在这里拍照还很出片!”海旺学校七年级学生李敏如是说。记者在海旺学校门口看到,新建设的“透明廊顶 半透光底层”的风雨连廊有着蓝色慢跑道和橙色便民凳,红色半镂空的廊顶看起来十分美观。“这个连廊不仅漂亮,也为孩子们筑起一条安心上学路。”家长孙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在宝安交通运输局上半年高标准完成的海旺学校、石岩公学等10所校园周边道路设施微整治项目中,该局坚持“一校一策”,结合校园出行系统实际情况及特点,瞄准主要问题和关键短板。“在对海旺学校实施改造前,我局在设计规划上充分征求、尊重了校方意见,兼具遮阳挡雨功能与光影辉映的特质。设计时,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将风雨连廊尽可能拓宽,令其兼具自行车雨棚功能,并尽可能实现颜色外观与学校建筑匹配,与周边环境适宜。”宝安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今年累计整治第二机关幼儿园、曦城协同学校、石岩湖学校、福桥高级中学、立新湖外国语学校、航港幼儿园、骏景豪园幼儿园、松岗第一小学等88所校园周边道路设施隐患问题,整治道路设施隐患210处,整治路面人行道约4万平方米,新建风雨连廊355米,增设智能过街设施等各类交通设施145套,新增标线、护栏108处。

部门联动科技赋能 共筑校园周边道路安全屏障

学校周边的人行设施如何才能更智能?针对这项课题,宝安交通运输局依托硬核科技力量,破解校园周边交通难题。

在宝安中学、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灵芝小学、第七高级中学等10所学校周边路口,该局试行增设智能过街设施。通过AI行人检测系统、机动车警示系统(内置行人车辆检测功能)和黄闪道灯等智能过街设施,可感知斑马线处行人状态及车辆车速。智能过节设施与黄闪道灯联动控制,提醒学生注意来车,提醒车辆有效减速,提高师生家长过街安全指数,筑牢校园周边道路安全屏障。

同时,在学校周边,新建护学通道,打造学生专属慢行通道,为学生通行保驾护航。在兼顾综合环境品质的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也十分重视施工安全与质量两手抓,重视施工细节处理,做到品质与美观兼具。

在实施校园周边道路设施微整治工程时,宝安交通运输局主动联合区教育局、交警大队、街道办等部门,建立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整治联动机制,主动出击,深入实地,结合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倾听校方实际需求,现场调研并提出实际解决方案,征求校方意见,力求共创校园周边安全交通环境。

目前,针对完成建设的88所校园周边微整治项目,宝安交通运输局建立了长效治理机制,通过校园微整治项目库,按“一校一策”建档立册,对整治过的学校,进行跟踪、评估,提出改善建议,持续改进,巩固整治成效,同时总结、梳理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不断优化整治措施,及时快速解决同类问题,不断提高校园周边道路安全指数,提升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师生家长出行满意度。

校园整治案例

建安小学

存在问题:人行道设施老旧,沥青路面出现局面麻面、下沉等病害,校门口交通安全警示设施不足,周边路中、路侧护栏老旧、损坏,道路标线模糊,交通组织不畅。

整治措施:1.采用彩色拉毛混凝土人行道替代翻修易松动、下沉的老旧混凝土砖,提升耐久性以及舒适性;2.重新梳理整治沿线无障碍设施,保障师生畅顺出行;3.重新施画道路标志标线,梳理校门口交通组织;4.安装智慧过街设施,采用发光道钉、行人感应智能监测系统等设施,进一步提高机动车、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强化交通安全提醒功能。

上南学校及上南幼儿园

存在问题:1.现状人行道老旧、缺失;2.校门口无灯控交叉路口,车辆违停严重,停满僵尸车,行人无行走空间,丧失人行道功能,通行秩序混乱。

整治措施:新建慢行系统,采用“环保透水砖 透水沥青儿童步道”组合,开展“学道”试点工程,新增彩色沥青儿童步道,打造一条安全舒适有趣的学生通道。同时重构慢行空间,实现人非分离,即确保了师生家长的慢行安全,又优化了校门口交通秩序,提升了师生家长出行体验。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周燕玲 王翼

编辑 陈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