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这就要看放得多近了。银河中心附近的恒星密度超过我们周围的100万倍。但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取100万的立方根,来计算出任意给定直线上将会多出多少恒星, 进而求出恒星之间距离的变化(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一百万的立方根是100,这意味着在银河中心附近,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是我们这里的百分之一。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1)

例如,离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是统称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三星系统。这个三星系统本来距我们有4.3光年,但如果我们身处银河系中心附近,它离我们仅2700天文单位之遥。它会出现在奥尔特云的近端。(奥尔特云是现在包裹着太阳系的一个巨大彗星云。)

所以,如果只算上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统,我们的奥尔特星云中多出了三颗恒星,但实际上,奥尔特星云中将会充满各式恒星(大卫伯曼(Dave Bowman)惊呼:“天啊,这里充满了恒星!“)。更糟糕的是,我们还处在其它恒星系统的奥尔特云或者类似的星云之中(有些可能比我们的小,但也有上百万的天体)。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2)

这是我们目前的奥尔特云,它大概延伸到大约2.5光年之外。请注意,太阳系的行星位于中间几乎看不出来的蓝色椭圆中。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3)

这张地图描绘了在我们附近250光年以内的恒星,如果真的把恒星间距缩小到百分之一,这些恒星都将会出现第一张图中的奥尔特云的内部。基本上,上下两张图具有相同的放缩比例。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4)

巨大而未知的引力将会席卷太阳系内部。首先,数十亿的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天体将从它们原本平静运行着的椭圆形轨道脱离开,落向太阳(虽然大多数可能落向我们的新恒星邻居,但仍有大量天体扑面而来)。 真的要落到太阳系内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引用鲍勃迪伦的话:暴雨将至。联想太阳系早期,这有点像“宇宙弹珠机”:类似希克苏鲁伯的流星(据推测在6500万年前,这颗陨石造成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将定期撞击地球。想想就让人头秃。

地球本身也可能会(以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被扯到一个新的更“椭“的椭圆形轨道上,间接性接受冰冻和炙烤。我们可能会完全撞上木星,甚至完全被甩出太阳系。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5)

是的,我们有可能不在这里了

与此同时,如果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近亿点(从我们现在的两万八千光年,到可能只有五千到一万光年)。太阳系所处的环境将会更加拥挤,地球可能会受到致命的辐射。

银河系中心的辐射那么高仅仅是因为恒星越多,超新星爆发的次数也就越多。尽管银河系自1600年以来就没有过超新星爆发,但并不意味着在过去这是一件稀罕事。如果更靠近银河系中心,太阳系还可能更频繁地漂移到超新星附近。只要在30光年的半径以内,我们受到的辐射剂量都将会是致命的。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6)

自然的,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很少发生超新星爆发也只是因为恒星分布更稀疏,也就更别提30光年以内的了。

星系中心附近的尘埃水平也高得多,这会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的生命。厚重的尘埃层阻挡了太阳的光线,使我们的星球急速降温,也许还将把地球送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全球冷冻循环。

相对来说,待在银河系的边缘上就要安全很多。实际上,我们能在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正是因为我们处在边缘地带。在银河系的中心地带,恐怕无法发展出任何高级生命。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变了(如果放到离银河中心更近的位置)(7)

我们待的地方简直可以叫作:“金凤花姑娘区域”了。(金凤花姑娘(Goldilocks)是美国传统的童话角色,由于她喜欢不冷不热的粥,不软不硬的椅子,美国人常用其形容”刚刚好“)

在人类的印象中,万事皆有可能。但现实世界早已为四种基本能量下的一切波动定好了基调。为什么一切都是现在的样子,没有别的可能吗? 这似乎超越了人脑理解的边疆。但总还是可以做一做思维游戏,虽然我们无法真正理解“为什么”,因为“为什么”本身也是基于我们对这是“什么”的假设: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存在”,其次,还得弄懂为什么存在,最后才是它为什么以我们所看到的方式存在。这一过程也更好地帮助我们直观了解自己在这些“存在”中的位置。实际上,“存在”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除非你一定要去钻那个牛角尖。但假设些别的可能却为我们提供了讨论“存在”的特殊性的语境,哪怕这些假设根本就不会发生。

FY: 樊瑞酱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