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这才是真正的复利?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才是真正的复利(终于有人把复利说清楚了)

这才是真正的复利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

复利到底是什么?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又该如何运用这个模型?

这篇文章是我的思考。

01、棋盘麦粒的故事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

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

总数为:1 2 4 8 …… 263 =264-1 = 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亿亿。

如果按每35粒1克估算,放满棋盘所需的小麦共重5270亿吨。

当今全球小麦的年产量大约是7亿吨,要生产出5270亿吨小麦,需要近800年的时间。

02、复利公式

复利在数学上的公式如下:

F=P(1 i)^n

F:代表终值,也就是最终结果。

P:代表现值,也就是一开始输入值。

i:代表利息,也就是一件事情的回报率/增长比例。

n:代表时间,更大尺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执行的次数。

也就是说,决定一件事情最终成效有三个因素:现值、回报率、执行次数。

比如下面几个复利计算结果:

(1-0.01)^365=0.03

(1 0.01)^365=37.8

(1 0.02)^365=1377.4

这三种情况,现值相同,只不过因为回报率的极微小差异,经过365次的执行,最终结果竟相差成千上万倍。

你或许会问,这和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们都不是数学家。

我们不妨来看看查理·芒格是怎么说的:

芒格说:“ 我这一辈子只做两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去发现什么是有效的,然后持续去做。第二件事情是寻找什么是无效的,然后坚决避免”。

有效,意味着回报率是正的;持续去做,意味着增加执行次数, 无效,意味着回报率是负的;坚决避免,意味着减少执行次数,最好不要执行。

这不就是复利模型的精髓吗?

03、如何构建复利模型

看清了复利公式的本质,要构建复利模型,无外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找到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②提高这件事情的回报率;

③和时间做朋友,增加执行次数。

第一,找到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才能称为有复利效应呢?

复利的原始含义其实就是利滚利,这个周期的利息作为成为下个周期的本金一部分,产生下一个周期的利息,再下个周期的利息,又成为下下个周期本金的一部分,产生下下一个周期的利息……

也就是说,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是这样的一件事情:

做事情A导致事情B,事情B又会导致事情A,A和B互为因果,循环往复。

这个过程又叫做增强回路。

增强回路的原理很简单。

在一个闭环内,在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整个闭环开始从头到尾进行能量传输,不断强化,形成“越来越....”的趋势。

想象一下,你用麦克风对着扬声器说话的场景。麦克风、扬声器之间,形成了一条一圈圈增强的“回路”。你温柔的声音,被循环放大,几秒之内就成为尖锐的“啸叫”,让所有人捂上耳朵。这就是“增强回路”的威力。

因此,在生活或工作中,你需要发现甚至构建这样的事情。

比如,健身、学习这样的事情往往都存在复利效应,越健身,身体往往越好,越学习,我们的心智将越丰富。

第二,提高回报率。

如果说复利模型中的“利率”有具体的数字可以衡量,那么现实中很多复利效应的事情的“利率”并不总能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

比如,健身,我们很难找到“每健身1次,身体各项指标就能健康多少”的数字。

那该怎么办?

找到复利模型中的核心技术要素,并提高它的有效度。

拿健身来举例,健身的核心技术要素是科学的健身方法。要提高健身的“回报率”,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而不是自己瞎练、乱练。瞎练乱练说不定还会产生“负的回报率”,不如不练。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应该知道,如果你决定终身健身,那么请一定要在初期请一个靠谱的私教。

需要指出的是,有效度本身是存在时间/空间的边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也需要经常跳出去,看看这个被我们作为有效度的标准是否已经失效。

放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高回报率的实质是对一件事情形成更加科学的心理表征。

第三,和时间做朋友。

这点不需要过多赘述,我们要做的是将有复利效应的事情变成终身习惯。

这里的核心是要对事情本身产生热爱,因为不是发自心底热爱的事情,大多是没法坚持很久的。

有人可能会问,我想做一件事情,但暂时不热爱怎么办?

比如,我想养成读书的习惯,但一翻开书心里就开始痒痒,总不自觉地想去摸手机。

这就涉及到“习惯养成”这个话题。

习惯养成有三个层次:改变结果、改变过程、改变身份,这三个层次逐级升高,习惯养成的有效度也逐级升高。

习惯养成的话题,在此不赘述,后续专门分享。

04、个人成长的复利模型

最后,简单地分享下我自己对于个人成长的复利模型的思考。

首先,要有人生使命。简言之,你希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赛道在哪里。

在人生使命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补的功课太多。能发觉自己使命的人,是幸福的。

其次,是人生原则。我们要确定与使命匹配的人生原则。

比如,如果你将教书育人作为人生使命,那么你就要将谦逊、求是、利他等作为人生原则。

再次,是学习力。

原则保证方向正确,要达成愿景,还得付出行动,保证行动高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力,学习力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形成心智模式。

再次,实践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最后,反思力。

我们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反馈、自我反思,迭代进化我们的心智模式。

人生愿景、人生原则、学习力、实践力、反思力,这5大方面,循环往复,形成人生的复利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