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因为纸币失败、灾祸连连、内部权力争端严重导致内战连连、民族矛盾激化等众多原因而亡国。1368年,元惠宗(元顺帝)北逃。不久,北京被徐达攻占,改称为北平,其主要职责就是对抗北元的基地,徐达长期镇守于此。之后,朱棣藩封于此。

元大都是今天的什么(北京的元大都去哪里了)(1)

元大都城墙遗址

(1)朱元璋拒在北京建都

朱元璋称帝前,先将汴梁开封作为首都的候选地,但经过考察后将南京作为临时首都、开封作为陪都。其后,又将自己的老家凤阳作为首都的首选。

那么,北京作为元朝都城,有现成的宫殿,其规模要比南京宏大得多,为何不以此定都呢?其实,在讨论在哪里定都的洪武二年九月的讨论中已有说明。不过,包括《明史》《太祖实录》等历史著作都对这件事情讳莫如深,许多人不明就里。

其实,《皇明宝训》作为朱元璋早期命人写的本朝史书已有记载,他告诉了我们朱元璋为何不把北京作为首都的原因。该书中言:帝召元朝诸老臣,问以建都之所……若就建业北平现成宫室,虽曰暂省民力,然皆地非中土,亦非长治久安之道。也就是自从938年,幽州为辽国所有后,到1368年的四百多年里,在朱元璋等人心中,“非中土”了。

同时,北京被攻克后,残元势力不断进攻北平,身在南京的朱元璋对此也非常担心,曾问臣下“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虏,比南京如何?”翰林修撰鲍频回答:“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改图。遂都南京。”自《长安客话》蒋一葵(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

元大都是今天的什么(北京的元大都去哪里了)(2)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2)朱元璋毁了元大都吗

因为朱元璋不准备把都城建在元大都,那么,元大都其实就没有留存必要了。为此,元大都就这样“神秘”消失了,只剩下遗址。

毁废元大都的宫殿,目前有两种观点,一为朱元璋亲自下令损毁;二为为营造朱棣的藩王府而拆毁。

对于后者我认为不可靠,朱棣的藩王府本来就是在元大都的宫殿内翻建、修建的。拆了整个大内盖了燕王府不可能。更有可能是,因为既然不再是首都,那么,因为明朝宫殿、政府部门的兴建、百姓进入后房屋的修建、防御工事兴建,甚至私拆私卖等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元大都的大内逐渐荒废。

赵琦美(1563~1624年,藏书家,任职过刑部郎中、太常寺典簿等职)说:“洪武元年灭元,命大臣毁元氏宫殿”,这个显然太早了。因为,洪武二年九月,北平还是作为“都城”备选地之一呢,这之前怎么可能被毁掉。在朱元璋讨论建都问题时,元大都仍然保存完好。

元大都是今天的什么(北京的元大都去哪里了)(3)

元大都立体复原图

(3)朱元璋不保留元大内的理由很充分

也有人认为:洪武三年七月,赵耀奉命前往北平修建燕王府。燕王府就在元大都内,为今天的中海,即元大都太液池周边的广寒殿、仪天殿、兴圣宫、隆福宫、西御苑等,所以,这些元代建筑都得以保留下来。赵耀刚到北京便接到命令“毁元宫”。既然朱元璋已经认为不在北京建都,那么,毁掉元大都也就容易理解了。

其中有两层含义。

其一:燕王只是藩王,不可能让藩王府比南京的明皇宫还要雄伟、壮观,朱元璋是极为喜欢长子朱标的,这不符合封建制度和秩序的观念,同样也不符合朱元璋“爱子”的程度。

其二:残元势力之所以不断进攻北京,其元大都很具象征意义。毁掉它,象征意义就没了。

同样,我对朱元璋下令损毁的命令也表示怀疑,更多的还是无命令的自发行为。明政府并没有对此阻止。宋纳(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生,河南华夏人。洪武二十三年卒,寿八十。)在洪武五年(1372年)来到北平时,元大都及大内都已成为明军兵马的兵营,任由军事骑乘,金水河也成了“饮马河”,其状凄惨。

由此,可以说:如果朱元璋真的下令损毁过,那么,荒灭过程也不可能这么慢!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其他建设而有组织的拆毁(主要是元大内宫殿)、官民的私拆甚至私卖行为(主要是元大都内的非大内建筑)所致。但其实,这正是朱元璋的希望,而原因就是认为朱元璋下令损毁元大内的一派所说的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