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对于很多盲人而言,失明便没有打开这扇窗户的可能。所以,面对着这扇永远关闭的窗户,又该怎么办?在电影《盲琴师》中,一位天才少年却用音乐,打开了更宽广的大门,走入了更精彩的未来。正如他说:“音乐是我活着的所有意义!”,在有音乐陪伴的世界中,他用短暂却华彩的生命,让我们感受到顽强与命运对抗的无穷力量。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1)

《盲琴师》中的天才盲人钢琴家米耶特,出身于一个特别贫困的波兰农场家庭,又因为家族遗传的病因,在12岁的时候,视力渐渐消退,成为了家中最不受待见的那个,特别是他的父亲,竟然曾经把他扔在了马厩之中,并激怒马匹,明显是要让小米耶特命丧马蹄之下,但幸运的他竟然躲过了这一劫……但这不过是他痛苦生命中的小小插曲,而后母亲早亡,自己被送修道院寄养,在严格的课堂培训中,几乎泯灭了他刚刚钻出小芽的音乐天分等等,一名天才的成长之路,何其艰难与艰辛,时时让人揪心,时时让人扼腕。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2)

但《盲琴师》并非是一部刻意诉苦的电影,虽然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来改编拍摄的传记影片。故事从开篇,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痴狂型的音乐疯子,只要他摸到琴键,便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大幅度摆动的身体,如痴如醉的表情,行云流水般的双手十指……那哪里是在弹奏钢琴,分明是无数的旋律组合,如流水一般从钢琴腔体中迸发,用古人的《琵琶行》来形容他的演奏都不为过。或许,观影《盲琴师》时,比感受一个音乐天才的成长与生活的故事更重要和难得的,便是这些优美的音乐所带给观众的审美鉴赏的提升,以及对我们精神灵魂的洗礼。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3)

看过不少与钢琴有关的影片,比如写莫扎特的《莫扎特》转,写贝多芬的《永远的爱人》,还有那些名留影史的《钢琴课》、《钢琴家》、《海上钢琴师》等等,无一例外的,音乐与主人公的命运,总是有着许多的相生相随。这也会让我们常常感慨,为什么苦难的环境,会造就更多的音乐家、美术家甚至思想家,而和平年代的真正艺术、文化大师,却少之又少?或许看过《盲琴师》便会有感知,那是他们将生活的体验与生命的感受,都倾注到了所挚爱的艺术之中,没有人生百味的体验,甚至没有濒临生死的感悟,哪能参透艺术的本质?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4)

在《盲琴师》中,那个公众眼中的奇才,虽然双目失明,却有着傲人的音乐才华的米耶特,无疑更像一个疯子,他偏执、敏感、单纯、脆弱,是个有些自卑的残疾人,但在音乐的世界,他又是把整个世界踩在脚下,把所有同行的摁在地上碾压的王者。幕后与台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确实让他的人格变得更加撕裂。很羡慕这部影片,可以随心所欲的为我们呈现一个形象饱满、性格鲜明的音乐家,他的风光,他的沮丧,他的激情,他的颓废,他的猜疑,他的癫狂,在影片中纷至沓来,如此真实……这让我们许多的同类型只会讴歌高大上的人物传记电影们感到汗颜。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5)

必须说下《盲琴师》中的音乐,米耶特是名波兰钢琴家,他弹奏的是爵士(Jazz),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所以,在米耶特的演奏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他的高超弹奏机巧,更能感受到他对音乐的过人感悟,以及在基于即兴的基础上的演奏中,所呈现的情感诉求与情绪宣泄。而波兰,同样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虽然世人大多数时候只知道奥地利,看过《盲琴师》之后,会对那个遍布音乐的欧洲中部国家印象深刻。

小提琴家hattori(盲琴师上帝关上了他的窗)(6)

最后战台烽提醒,《盲琴师》中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一段米耶特与另一名钢琴家“斗琴”的场景,不同于《海上钢琴师》中“斗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是两人对面而坐,同时开弹,简直就是钢琴界的巅峰对决,这场决战中的乐曲,带着强烈的攻击性,却又有着水乳交融的和谐感,看得人心潮澎湃,听得人热泪盈眶,是无法用言语能形容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