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教授又写了两首新诗《惠州二绝》,因为他喝醉了,梦见了东坡先生,才得到的灵感。“头条我亦逢诗案,说与先生可觉雷?”“我今夜旅成诗案,只比乌台口水多”。显然,郦波将自己受到的“小人折磨”,与苏东坡的“乌台诗案”类比起来了。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1)

郦波新诗

因此,我们不妨来看看,“乌台诗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监察御史何正臣告发,说苏东坡的上表和诗词中有讥讽朝政的意思,后苏东坡在御史台受审。御史台的柏树上有数千只乌鸦栖息,便有了“乌台诗案”这一名称。

王安石推行新政变革,苏东坡持不同意见。他看到了“青苗法”、“食盐专卖法”、“人手法”等等的弊端,便在诗词中加以暗讽。而宋神宗是变革的主导者,因此,苏东坡对变革的暗讽,便被人理解为对宋神宗的暗讽了。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2)

乌台诗案

在御史台受审时,苏东坡也承认了,《山村五绝》里“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是讽刺青苗法的,“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是讽刺盐法的。也承认《八月十五日看潮》里“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两句,是“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对于《汤村》一诗,苏轼也供认自己确有对盐官在汤村一带开运盐河的不满。

在包括王安石、太皇太后等人的劝说下,宋神宗免了苏东坡的死罪,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其他的人也受到了一些牵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被降职,司马光、黄庭坚等人被罚款。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3)

苏东坡

由此看来,“乌台诗案”表面上与诗有关,其实是与变革有关。因为政见不合,才有了“乌台诗案”,而与诗词的好坏没有关系。即使是站在苏东坡对立面的人,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苏东坡诗词的水平,只是对其中的暗讽有不同意见。

苏东坡自己也承认了,诗词中的这些暗讽,算不上冤枉。王安石是主张变革的主要人物,但在后来苏东坡被定罪以后,他第一个站出来为苏东坡说情。所以,“乌台诗案”其实也与个人恩怨无关,只是对新政的看法不同而导致的案件。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4)

苏东坡

郦波教授借用“乌台诗案”,来说明自己受到的“小人折磨”,其实是很不恰当的。人们之所以对郦波教授的诗有争论,主要在于诗的本身的好坏上,与其他无关。至于后来发展到了诗之外,其实双方都有责任。

所以,郦波教授“说与先生可觉雷”之问,得到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苏东坡见到这个问题,肯定觉得“很雷人”,这样的问题干嘛来问我?而郦波教授将反对他的人称为“小人”,显然也有些不妥,反对苏东坡的,也不都是“小人”呢。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5)

郦波

苏东坡受到了“折磨”,诗词风格确实有了变化,但他的诗词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我们现在熟知的很多句子,比如“寂寞沙洲冷”,比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都是苏东坡“乌台诗案”之后的名句。

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的苏东坡,将诗词的重点放到了田园山水上,远离了政见之争。“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这时的苏东坡已经看淡了一切,不再锋芒毕露,诗词也平淡致远了。

郦波新诗的争议(因郦波二首新诗)(6)

郦波

郦波教授确实大可不必向苏东坡先生诉苦,而是要学他放下一切,豁然大度的态度。既然写了诗,而且还发出来了,就必然有人会读到。而读到的人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那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不能一概称之为“小人”,甚至是别的什么东西。

其实,郦波教授专业是文学赏析,写诗只能算是他的业余爱好。既然是业余爱好,诗词的好坏就不要看得太重。有人夸赞,不要沾沾自喜,有人批评,也不要觉得丢了脸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真相,是因为我们陷入其中太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