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

▲央视报道西站TOD

近期,伴随着亚运会原会期的到来,杭城许多重点基建项目也迎来了竣工。

其中,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第三中心云城的核心交通枢纽,杭州西站的热度恐怕最高,《新闻联播》为此做了1分多钟的专题报道,举全城之力发展的决心一望而知。

有热度自然有争议,尤其人们会天然地和同为铁路大枢纽的东站进行对比,并借此形成对“云城”的看好或看衰,两派立场针锋相对——

“一个是二十岁的年轻小伙,一个50岁的大爷,你说哪个好”,“去看过了,很震撼,绝对是国内一级。”,“东站太绕了,西站坐车好清晰”。

“饼画得大,10年后的郊区,拭目以待”,“还是觉得东站才是杭州真正的中央枢纽”,“建的再好,没几个班次也是白搭。”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2)

▲西站场站中心交通结点

两边有说的在理的也有过于偏颇的,归根结底,还是对西站与云城的组合半信半疑,或是站在区域和先验的角度看待这里,终究没有全局的认识。

今天的文章便与此有关,从城市的角度,谈谈西站的意义。

| PART 2 |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3)

火车站的第一职能是交通,自然先从交通层面说。

铁路这种交通媒介,本质上是一种陆路运输,特征就是适合在平原、硬土的环境下建造,而天然排斥大山大河,这也是东北、华北平原我国最早修铁路的原因之一。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4)

▲浙江水网

而杭州,身处江南版图,因为有着钱塘江的天堑和密密麻麻的水网,古时常与背靠长江的南京共同作为前线存在。

当拥江遇到铁路,铁路桥就成为唯一沟通两岸的途径。由于过去杭州只有东站这一座大站,但凡过江,绝大部分线路都集中在彭埠大桥,而k字头和运输的慢车走城站和一桥,运力已然不够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5)

▲彭埠大桥承载整个华东过江运力

只有一条大腿,走路一瘸一拐。为此,铁老大的规划便是一轴两翼,东站-彭埠大桥-南站为主轴海宁-江东大桥-钱塘站、以及余杭-富阳-桐庐为两翼,从这个意义上说东站是华东铁路核心枢纽之一,是杭州最重要的内外运输站。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6)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7)

▲上-杭州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

▲下-一轴两翼示意图

而西站,分流东站压力,承接浙中北、皖南、江西、南京一侧的人口和运力。南延到富阳过江,与杭黄高铁桐庐站汇合,又与远期杭温高铁对接。

到此已非常清楚,东站是轴,西站是翼。在华东场站谱系的地位上东站更高,西站低一级;当然,从常识也能判断,杭州东边15台30线,西站11台20线,东站能级更高。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8)

▲西站剖切效果

至于场站设计上的巨大进步,比如形式上的更通透、十字流线叠层、商业和进入感更好,实事求是,西站比东站好得多也应该,15年足够形成观念和技术的代差了;

反而,仅论TOD的交通规划水平和场站城市的设计,笔者觉得这15年进步的还不够大,当然症结很多来自多个行政层面工程团队的不对等合作,国情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客观来说,西站在华东交通版图上的意义是有限的。

| PART 3 |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9)

然而,局限在交通层面谈西站也是片面的,重点也不在此。

你以为笔者会说产业利好、科创发展、内陆人口虹吸这些远远的预期?笔者深知规划与现实的距离,实现了大半是计划,没实现的就是“饼”,近两年被各类“新城”刷过屏的各位读者们想必已颇有体会了。

在笔者看来,西站落成的根本意义,实质在于彻底拉伸了城市的空间尺度和定型了江北的骨架。

换言之,杭州从上千年“三面云山一面城”终于转变成了“现代大都会”的雏形,不仅会深远地重构城市板块的价值序列,也为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大战略做了铺垫。

现在,当我们打开地图,要这样认识杭州——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0)

▲内外已剥离

江北的西站、东站、城站的中心点成了申花板块,而链接起西站、东站和机场三大对外交通枢纽的十九号线,彻底地绕过了千禧年前的杭州,中点在江河汇与奥体,两端点选在两个产业规划的大面积城区——云城和钱塘新区;

古典意义上的杭州城在现代城际、省级、国际的发展脉络上确实地被剥离,老城转向全面内向型经济和行政职能。

与北京、西安这类城市不同,以苏杭为代表的等众多江南城市,从古至今均是自然营城,换言之,根据山川河流的形变据江而守,沿河而市,挖井吃水,这是小农经济形态下的江南城市的形态,肌理细碎而致密,有大量的巷和里坊;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1)

▲地理、城市模式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运输方式的流变,水城天然不适应以大轴线、快速路、高架铁路网为手段,生产效率为第一导向的现代大都会模式。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2)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3)

▲上-自然营的杭州城格局

▲下-现代大都会的理论原型-柯布西耶”光辉城市“

以杭州老城区为例,十城门内加个西湖风景区的结构,完全和高效率容纳产、学、研、物流等诸多企业和就业人口的需求不匹配,二者非要混一起,交通效率必然是烂到人神共愤。

此时,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以老城区为基础,做成精致的中等规模城市。

传承并创新中国本土化的营城方式,自然地向外延伸成城乡一体的“现代版中国城市”,简而言之,苏杭骨子里属于北上广之外的另一种城市,可以循着中国人的筑居之思做出类比“京都、福冈、海牙、佛罗伦萨”这样兼顾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形态。

另一条,是以生产效率最大化为导向的大都会模式,大白话说,做成“小深圳”、“小上海”,尽管会带来巨量的城市病、拆掉城市历史和千城一面的问题,但我国国情所在,一竿子同一标准谈发展谈多元化是不会看到这些弊病的,显然,苏杭也一样。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4)

▲2035全交通规划

罢了,既然选择了发展道路,意味着要有符合这条道路的前提,即巨城化的基本骨架和足够向外拓展的空间、以及吸附人口定居的能力,这也是西站和云城代表的第三中心能带给杭州的。

也许你会说,东边不行吗?

硬币总有两面,东部承接的既然都是强市,自然吸附宁波、苏州、上海方向人口的能力就相对弱;

另外,往东也只能往临平、大江东去,涉及跨江、跨行政区的合作,“一轴两翼”的东翼,业态也是新型制造业为主,在笔者看来,当然有未来,但机遇还是要等到城市群化的城际联动、配套我国高端制造业能力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的整体抬升。

这自然是难度更大、发展层级更高维度的存在了,自然周期也会非常得长。

| PART 4 |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5)

不管你喜不喜欢,觉得西湖区的西边是不是杭州,城西的边界在5-6年的时间里已外拓了30多公里,城东也不遑多让,尽管笔者也不习惯余杭是城西,景芳东边是城东,老城区愈发式微的情况;

但是,真实的世界里,当下从不以过去的共识为准绳,未来却以期许为基础发生。

-END-

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西站的意义只是扶起云城)(16)

/一叶 编辑/一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