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其实,在朝代更替频繁的乱世,催生的昏君更多一些。比如,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北齐高氏皇室,就是昏君频出。今天要说的这个昏君,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割据政权的君主,巧合的是,他的国号也是齐,为区别于同期的北齐,历史上称为南齐。

南齐从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宋自立,到502年亡国,共历七帝(三位皇帝被废为王、侯)23年,是南朝四国中国祚最短的政权。南齐的快速灭亡,最大的“功劳”当属本文的主人公——东昏侯萧宝卷。

此人贪玩荒唐、昏庸残暴、变态好色、贪财误国,可谓五毒俱全,昏君中的“战斗机”、“奇葩帝”,当了近三年皇帝,最后死于宦官之手,被贬为侯。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1)

萧宝卷剧照

1、捉老鼠,玩杂技,父死大笑丧天理

萧宝卷是齐明帝萧鸾的次子,他哥哥是个残疾,萧鸾为了南齐大局,就立了二子萧宝卷为太子。萧宝卷是个结巴,从小不爱说话,也不爱读书学习,只知道嬉戏玩乐,玩什么呢?捉老鼠。整天和一帮侍从在东宫翻地挖洞,捉老鼠玩,明帝也不管他,由着他玩。“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明帝亦不以为非······在宫尝夜捕鼠达旦,以为笑乐。”(《南史》)

除了爱捉老鼠玩,萧宝卷还有一个爱好——玩杂技。他对杂技的爱好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但玩一些旧杂技项目,还善于钻研、改进、创新,发明了“啄木幢技”,即一种木制杂耍项目,将一个七丈五尺长的木制道具,亲自用肩扛着或手持着,让一两个身材轻便之人,在上面翻腾跳跃,而保持道具平衡不落地。

这个项目对下面肩扛或者手持道具的人,是力量和平衡技术的双重考验,萧宝卷力气很大,玩得游刃有余。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杂技水平,后来他又尝试不肩扛、手持,而改为口咬幢木,难度大大增加,经常弄得牙齿松动,满口是血,但却乐此不疲。“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其后,白虎幢七丈五尺,齿上担之,折齿不倦。”(《南史》)

为了使表演更具观赏性,他还亲自设计杂技服装,什么黄色小帽了,紧身短衣了,红色腰带了,等等,一应俱全,而且都用锦丝、金花、玉镜等装饰,花费巨大毫不在乎。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2)

萧宝卷和潘玉儿

萧宝卷爱玩,会玩,对仁孝礼仪却抛之脑后。他的老爹、明帝萧鸾死后,身为太子的他却一点悲伤的表情也没有,萧鸾的灵柩还躺在大堂里,满朝文武都在哭灵,萧宝卷却心不在焉,无动于衷,一滴眼泪、一声哀哭也没有,脑子里可能还在啄磨怎么捉老鼠和玩杂技。

朝臣们看不下去,苦苦劝谏他跪下哭灵,哪怕是装装样子,可他却说:“我嗓子痛怎么哭啊!”史载其“每当哭,辄云喉痛。”(《南史》)

有位老臣因为过于悲哀,跪地哭灵时不慎掉下了帽子,露出了没有头发的秃头顶,萧宝卷看到后忍不住哈哈大笑:“快来看啊,秃鹫来哭丧了!”笑过之后,就和一班亲信侍从离开灵堂,去宫里玩捉老鼠去了。

2、好女色,恋足癖,“步步莲花”极奢糜

除了玩老鼠和杂技,萧宝卷还沉溺于女色,而且还是个甘愿受虐的变态狂。他最宠爱的女人叫潘玉儿,这个潘玉儿,本姓俞,名尼子,原是大司马王敬则府上的一个歌伎,因为貌若天仙,又多才多艺,被萧宝卷纳入宫中。听说前朝宋义帝刘义隆坐了三十多年龙椅,是因为有个姓潘的嫔妃,颇为迷信的萧宝卷,就赐其姓潘,改名潘玉儿。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3)

潘玉儿

要说这个潘玉儿真是个尤物,把个萧宝卷迷得失魂落魄,对潘玉儿言听计从,不但把潘玉儿做小商贩的父亲封了官,还专门给潘玉儿建了神仙、永寿、玉寿三座宫殿,每座宫殿都用金壁加以装饰,极尽奢侈豪华。

为了装饰这些宫殿,把都城中佛寺、庙堂里的金银饰物都剥了下来运到宫中。如此奢侈,以致宫中的黄金珠宝都不够用了,萧宝卷就派人以高于正常价格数倍的高价收买民间的金玉宝器,并加重赋税,搞得百姓民怨沸腾。

萧宝卷还是个受虐狂、恋足狂,对潘玉儿光滑如玉的一双玉足爱不释手,如痴如醉,专门在殿中用黄金铺设成莲花状地面,让潘玉儿在金色莲花图案上赤足行走,美其名曰:步步生莲花。这也是成语步步莲花的由来。“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资治通鉴》)

潘玉儿出身小商贩家庭,为了让潘玉儿体验一下过去做小商贩的感觉,萧宝卷还在宫里建起了集市,让宫女、宦官当小贩,潘玉儿当城管,他自己当随从。有时两人也亲自体验一把当商贩的感觉,一个卖酒,一个卖肉。谁有过错,直接杖打,萧宝卷偶有过失,也不例外,而萧宝卷挨打时却心甘情愿,装出一幅害怕的样子,尽管如此,他却私下里和潘玉儿的侍女私通淫乱。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4)

萧宝卷为潘玉儿建造的宫殿极为奢糜

每次出游,都是潘玉儿坐车,萧宝卷骑马当保骠,而且数十里之内都要驱逐百姓居民,一旦发现,一律格杀勿论。一次,有个孕妇来不及躲闪,潘玉儿想知道孕妇怀的是男是女,萧宝卷竟残忍地将孕妇杀死。

3、亲小人,杀朝臣,国破身亡不舍财

萧宝卷只顾玩乐,朝政就被他身边的一些奸佞小人把持。萧鸾死前给萧宝卷安排了萧遥光、徐孝嗣、萧坦之、刘暄、江佑、江祀等六个辅政大臣,帮助维持朝政,时称“六贵”。看到萧宝卷昏庸无道,六人私下密谋想废帝另立,但因意见不一,产生矛盾,事情泄密,先是江氏二人被杀。

不久萧遥光起兵反叛,朝廷让萧坦之平叛,诛杀了萧遥光。仅过了20多天,萧宝卷就听信谗言,将平叛功臣萧坦之杀害。后来,在奸佞之臣茹法珍、梅虫儿等人的谗言下,萧宝卷又把徐孝嗣、刘暄杀害,这样,先帝留下的“六贵”大臣悉数被诛,搞得朝野恐慌,人心涣散,朝政大权被茹法珍、梅虫儿等几个奸佞小人和宦官把持。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5)

萧宝卷被潘玉儿迷得如痴如醉

宦官王宝孙只有十三四岁,却深受宠信,随意干预朝政,贬斥大臣,众人敢怒不敢言,见了他都恭恭敬敬、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他就会贬官丢命。为了自保,好多文官主动告退,武将开始造反,先是太尉陈显达起兵造反,被护国将军崔景慧平定诛杀;之后崔景慧又起兵反叛,被萧懿平定杀掉。

后来萧宝卷又听信谗言,杀害了平叛功臣萧懿,萧懿之弟、雍州刺史萧衍于是起兵攻打都城健康,并扶持萧宝融在江陵称帝。而萧宝卷呢,看起来一点也不担心,还是照样整日玩乐,还与侍从亲信们在殿前演练军阵,用以取乐,对攻至城下的萧衍军队不放在心上。当听到城外的鼓声传来时,他竟穿上大红袍,登上景阳楼屋顶看热闹,差点让流矢射中。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6)

萧衍剧照

眼前军队攻破城门,朝臣们请求萧宝卷将宫中财物赏赐军士,萧宝卷却说:“叛军们又不是只攻打我自己,凭什么让我出钱出物?”“帝尤惜金钱,不肯赏赐。法珍叩头请之,帝曰:‘ 贼来独取我邪?何为就我求物!’”(《南齐书》)

茹法珍、梅虫儿等奸臣以大臣、将士平叛不力为借口,让皇帝杀掉所有大臣、将士。平叛将军王珍国得知将要被杀的消息后,先下手为强,带头造反,派宦官黄泰平、张齐闯入宫中,杀死了萧宝卷,将首级送给了萧衍。

萧衍掌权后,授意太后废掉萧宝卷帝号,将其贬为涪陵王,后又贬为东昏侯。萧衍还将奸臣小人40多人全部诛杀。在处死潘玉儿时,部将田安被她的美貌吸引,想留下她做小妾,却遭到潘玉儿拒绝说:“我是皇帝的女人,宁愿一死了之,也不会嫁给下人受辱!”

南齐书高逸名僧传 南齐昏君萧宝卷(7)

潘玉儿被俘

萧衍便下令将其勒杀。据载,潘玉儿死后,仍然光洁美艳,用车把她的尸体拉出去时,兵士们居然都按捺不住,做出许多猥亵行为。

萧宝卷死后不到一年,萧衍就逼迫萧宝融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梁,南齐正式灭亡。

(参考史料:《南史》《南齐书》《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