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爱情片里特别流行一种“洗牌”玩法。
比如同一张脸的人却有着不同的个性;或者性格相似的人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外貌。
这些带着实验性的人物设定,目的就一个。
根据和他们接触的角色前后态度的转变,来检验两人关系和个人品性。
仔细想想,真“脏”。
因为这个利用极度高巧合性而完成的测试,往往能牵扯出爱情里的一个灰色地带:我们的感情,不过是反复在幻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极为脆弱而自私的存在。
这个命题,就被一部新鲜出炉的岛国片做出了诠释——
《夜以继日》
片子虽然获得了戛纳金棕榈的提名大奖,但豆瓣评分只有7.3。
严格来说,是一个相当中规中矩的分数。
而在豆瓣得到此类评分的,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片子真的就像分数一样平庸,可看性不算很高。
第二种情况就比较极端了——最高分或最低分的极端评价构成了分数。
评论区里,明显本片属于后者。
夸都夸在镜头和构图的妙用,骂都骂在这样一个花架子扣在了乏善可陈的内容和主题上。
故事的引子,确实狗血。
少女朝子在初恋麦突然失踪后,便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两年后,朝子遇见了长得和恋人一模一样的男人亮平,在逐渐被这种相似而吸引的过程中,朝子却渐渐感受到了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
这样的叙事模板,在哪国影视都能举出数不胜数的例子。
我们再来看具体一点。
朝子最开始爱上的麦,是个天生浪子。
两个人在摄影展上一见钟情,相识不到片刻就献出本片的第一场吻戏。
从见面,到交往,再到介绍朋友互识,一天之内一气呵成。
麦身上最迷人的地方,在于温和的盐系外表下不按常理出牌的随意性。
你摸清不清他什么时候想干什么,也猜不透他跳脱的思维方式。
就像有一回,他用摩托车载着朝子在山路上兜风,结果半路翻了车。
倒在地上的两个人,却因为这样的意外而感到刺激又好笑,旁若无人的拥吻起来。
就连晾床单的时候,也用一块白布遮住外人的视线就开始甜甜蜜蜜的亲热起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恋爱中的朝子盲目又不理智。
其中,好友春代就特别提醒了一句——“朝子可不是让人一见钟情的类型啊!”
这个提示,在半年之后的一天里得到了回应。
麦说要出门买鞋,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回忆起之前的恋爱生活,麦的行动早有了预示。
从最早出门买面包却彻夜不归,到后来时不时失踪一两周才回来。
直到现在的消失,也粉碎了朝子的生活。
奇怪的地方来了。
时间一转眼过了两年半,咖啡店工作的朝子又遇见了麦。
现在的他,是一家公司的普通社员。
失魂落魄的朝子确认之后,才知道对方叫亮平。
原来不是麦转了性,也不是双方关联的隐秘关系,更不是另有隐情的阴谋诡计。
麦和亮平,就像双面镜的背面和正面,同样的外表下,却映射出全然不同的世界。
和麦相比,亮平就是个在一日三餐之间奔波的老实人。
不神秘,也没有高雅的志趣。
但是,足够普通的他也有相应的坦诚和忠心。
一个新的关系怪圈就这么形成了。
朝子当初为麦飘摇的气质所着迷,而亮平如今也对朝子失去了麦后身上产生的忧郁而奇特的气息所吸引。
故事从这里开始,时间线走的飞快。
亮平和朝子在一起,已经五年了。
两人相处的期间,模范男友亮平不仅职位节节高升,还做好了迎娶朝子,买好新房的准备。
说句玩笑话,坏就坏在现代媒介的发达上。
朝子从荧幕广告等地方,得知麦成了当红艺人,人气爆棚,片商邀约不断。
注意,前方全片高光狗血时刻。
E君给你用15个字概括。
朝子找麦;麦追朝子;朝子分手后后悔。
男渣女作,此时片子的两性角色似乎都可以被盖棺定论了。
而片子的反转,正要从饱受诟病的人物关系说起。
E君把时间线往前拨一拨。
在朝子和麦初遇的牛肠茂雄摄影展上,朝子正注视着一副双生少女的照片。
照片中模样,身高到神情都完全一致的少女,手牵手面向镜头。
而画面一转,我们看到了朝子平静得近乎看不出具体情感的面容。
第一次看的时候,E君以为这是对麦和亮平出场的铺垫。
而到了后期,E君还保持这种想法,也是因为朝子和我们始终保持的“距离感”有关,作为观众的视线,自然就聚焦到了和照片中景象一致的麦和亮平射身上。
在全片,导演不曾在朝子身上拍过一处心理外化的戏份。
在传统的影视剧中,为了表现主人公的情绪,一般都会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不同于以往习惯的行为举止,并加以细节改动,或用其周围极具暗示性的物体反应来突出他的心理状态。
E君就用一个虚构的情节来举个例子。
片中麦的不告而别之后,朝子可以有的心理外化是重新自己骑上车,在两人出过车祸的山路开过。
而当她开上山路时,旁边一对情侣笑着路过。
回忆起往昔的朝子,不小心又摔倒了。这次,她躺在地上,身侧却没有笑嘻嘻的麦。
我们先不讨论是否真的有必要加上这个片段,但起码你能借此了解到朝子此时的具体心情。
这就是心理外化,也正是片中从未用在朝子身上的拍摄手段。
多数时候,她都在和观众保持距离,拒绝我们进入她内心而产生的共感,从而也就没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导演交给朝子的表演方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凝视。
无论面前情况如何,朝子皆用这种毫无交流感的鬼魅表情来做出回应。
(四张图你看得出情绪变化吗?)
这样的表演,放在任何一部影视中都不算合格的表现。
但偏偏,成了全片最大的点睛之笔。
导演滨口龙介在采访中,曾经提到这事一种“滞后式”的非及时情绪反应。
你想,我们在生活中做哪件事的时候会有如此反应?
照镜子。
是只有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才会出现表情比反应迟钝的情况。
朝子在注视麦和亮平时,状态更加近似于一种观察。
她真正感受到的对象,是投射在他们身上截然相反的自己。
E君在开头提过,麦和亮平就像镜子的双面,而朝子其实才是镜子本身。
她真的爱谁?
也许朝子本人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对自我的探寻中,爱成了一道“肮脏”的命题。
自私者被爱,有秘密者被爱,先放手者被爱。
潜意识里靠近麦的行为的朝子,把同样的痛苦回馈给了亮平。
而亮平最终是否会变成另一个朝子?
相信结尾之处,你们自有判断。
最后,还有一个人,E君不得不提——黑泽清。
《X圣治》
以风格强烈的心理惊悚片大师而著称的他,最喜欢“瞎讲”故事。
黑泽清觉得,能用视听表现的东西,就要尽可能在台词上削弱,才是影像的力量和电影的魅力。
所以在他的片子里,常常出现断裂般的叙事跳跃性。
《东京奏鸣曲》
没有前因后果的赘述,反倒让片子的视听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化体现。
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黑幕的运用。
在黑色的光影之中调动人物的情绪,是E君在他的惊悚片里最“怕”的情景。
黑暗之中,人物一明一暗。
暗部里的未知,饱含了明处之人的恐惧。
而明暗交接处带来的若有若无的朦胧感,也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画面的立体性。
我们来看看本片中朝子和麦私奔的这场戏。
人物消融于背景的黑暗之中,朝子和麦的私奔也有了一种虚幻感。
明明是私欲的满足,却充满了审判的可怖。
朝子的真实内心,终于开始慢慢得到了展露。
徘徊、自私而又脆弱。
在幻想之上找到满足,于现实之下趋于己需。
看似忠于自我,实为需求的奴隶。
正如张爱玲书中的经典台词所说——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没有谁好谁坏,只有琐碎的生活之后,人本就脆弱的情感逐渐露出的自私本性而已。
影片的结尾处,朝子和亮平一同站在本是婚房的房外阳台上。
神色空洞的二人,面前是一条满是垃圾的河流。
在麦出现之前,感情亲密的两人都说过,这条河十分美丽。
现在,亮平终于说了实话——“这条河真脏”。
河流还是同一条,但上面却漂浮着亮平因朝子的自私而产生的改变。
这样的河,这样的寓意,确实“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