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弘扬校园正能量(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1)

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做到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面对校园欺凌,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欺凌的表现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校园欺凌的类型

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8.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

11. 画侮辱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