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欢迎各位关注我的头条号,本头条号主要分享网络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今天分享的内容仍是与VLAN相关的,是VLAN的另外一个工作模式:TRUNK。

首先说的TRUNK的基本概念,TRUNK的中文意思是“主干,中继”的意思,工作中我们一般都直接说英文,翻译成中文会感觉怪怪的:),别人也听不懂。

TRUNK工作模式的主要有两种工作场景:

  1. 场景1:对ACESS的流量进行汇聚
  2. 场景2: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传输数据

我们看下面的图片来分析这两种场景

vlan划分的详细步骤(基本概念和2个工作场景)(1)

TRUNK工作

场景1所说的,会对ACCESS端口的流量进行汇聚,然后转发到上游。例如上图,以这种常见的交换机为例,一般连接PC的都是1G端口,并且都是工作在ACCESS模式下。PC把数据报文发送给交换机, 交换机收到以后,会加上端口配置的ACCESS VLAN,然后从TRUNK转发出去。TRUNK 端口可以配置允许多个VLAN的流量通过, 这样就完成完成了汇聚功能。

并且一般TRUNK端口的速率都是大于ACCESS端口的,例如所有的ACCESS端口是1G,TRUNk端口是10G;还有可能是所有的ACCESS端口是10G,TRUNK端口是100G,这样容易形成流量的汇聚,也会节省经费。例如1G 10G这种交换机的组合要比全10G的交换机便宜很多。

对于场景2:从图上也可以看出来,交换机对ACCESS端口的流量汇聚以后,是需要向网络侧发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高速的TRUNk接口, 把这些流量导向网络侧。

在真实的组网中,通常需要多台交换机相连,这些交换机之间都使用的是TRUNK,因为TRUNk可以允许多个不同的VLAN报文通过。允许那些VLAN报文通过,是通过Allowed List来控制的,下一篇文章我们会设计用例来详细验证。

经过上面的解释,各位对TRUNK的基本功能有所了解了吧?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再多说一句:)TRUNK一般都是用于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很少把连接PC机的端口配置为TRUNK,当然非要配置为TRUNK也是可以的,这就涉及到native VLAN的使用规则了,我们后面也会有文章来进行测试验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