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哔普星人

总而言之,无论加没加碳酸氢钠,气泡水对降低尿酸没啥卵用。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紧跟医嘱积极治疗,平时多喝水,少吃大鱼大肉,多摄入健康果蔬,才是控制尿酸水平的最佳方法。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气泡水到底是个什么泡。

什么牌子苏打水降尿酸(传说能降尿酸的网红气泡水)(1)

(IC photo/ 图)

近期新推出5款重口味mini罐的元気森林毫无疑问是眼下最in的网红饮料,也将气泡水这个N年前就有的老概念,营销出了新高度。

光看去年双十一仅次维他奶的全网销量TOP2,以及成立4年即达40亿的公司估值,就足以感受这圈被不喝饮料的外行创始人所吹起来的超级气泡,以互联网产品的姿态在小红书上一通病毒式营销后,是如何残暴席卷整个行业的。

当然,在这条朝阳东升的赛道上,元気森林的诸多同行也不甘屈居隐秘的角落。同样销量不俗的伊利伊然和雀巢巴黎水,较早就以苏打水入局的屈臣氏与娃哈哈,刚刚参赛的健力宝微泡和农夫山泉TOT,以及两位奶茶界新贵——奈雪的茶与coco都可的现做气泡茶,势必在这几年把气泡水这个气泡吹得越来越大。

什么牌子苏打水降尿酸(传说能降尿酸的网红气泡水)(2)

(各品牌气泡水一览/资料图)

气泡水的发端

有必要先捋一捋气泡水或苏打水这些名词的概念。老外比较会整词,用carbonated water或sparkling water来泛指所有溶入了二氧化碳、有能力冒泡的水,用sparkl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表示天然的气泡水,用seltzer water代表只含二氧化碳的气泡水,又用soda water和club soda来定义既含二氧化碳,又添加了碳酸氢钠等盐类的气泡水。

国内大多数品牌的气泡水严格来说均属于soda water,基于为制造不同风味所加入的各类添加剂,管它们叫碳酸饮料也并不为过。

天然气泡水直接采自矿泉,里面自带气体,也富含矿物质。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在还没专业气泡水制备技术时,全靠从自然母亲的神秘部位舀取这些大泡小泡出玉泉的天然汽水。

德国一个名为Seltzer的小镇,便盛产此类充溢二氧化碳的矿泉,无数追逐气泡水的先辈都相约各路“泡友”慕名前往,试图以虔诚处子的姿态,趴在泉水旁,像亲吻耶稣脚趾一样舔舐梦中的泡泡。到了18世纪后期,被资本主义启蒙的当地居民发现这些矿泉简直就是财富密码,开始了瓶装贩售生意,并直接以Seltze作为商品名。

到1950年代末,人们将seltze一词的定义扩展,用以泛指所有仅含二氧化碳的气泡水。而此时期的人工气泡水也已发展了近200年。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是人工气泡水生产工艺的开山祖师。这位从小就和朱朝阳一样吃饭睡觉考第一的化学天才,除了用发现氧气这类惊世骇俗的行径彪炳科学史,或是以教授文学、语言学、辩论学、口才学、法律、现代史甚至解剖学等科目的形式挤压同行生存空间,还会在英格兰利兹一家自己名下的啤酒厂做些接地气的应用研究。

某日,他闻到了发酵桶附近的水所散发的一种令人愉悦的味道,并注意到许多气泡被释放了出来。自此之后,他开始习惯性地在发酵桶附近放水,每次也总能得到有泡有味道的水。后来,他就邀请朋友们一同品鉴这款最古老的人工气泡水。

1772年,普里斯特利发表了一篇题为《水与气之结合》(Impregnating Water with Fixed Air)的学术论文,介绍生产气泡水的过程:在白土粉上滴硫酸从而产生CO2,再把CO2溶解到附近的一碗水中。

在普里斯特利之后,许多嗅到商机的公司纷纷效仿此模式来生产肥宅快乐水。到19世纪,不少现代气泡水品牌(如Schweppe和Perrier)登上舞台。随着技术进步,人们也开始选择手动加压泵入CO2的方式获得浓度更高的气泡水。

什么牌子苏打水降尿酸(传说能降尿酸的网红气泡水)(3)

(IC photo/ 图)

气泡水真能降尿酸?

在此基础上,向水里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以调整风味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操作了。今天很多商家所鼓吹的苏打水可以降尿酸、养胃的说法,其依据也是里头的碳酸氢钠有中和酸液的能力,不过这些文案经不起较真。

人体血清内的尿酸浓度由嘌呤的合成量、食入量及尿酸排出量决定,三者间的平衡是尿酸水平维持正常的关键。如果尿酸的排出量增大,理论上来讲血清尿酸浓度是会降低的。

很多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痛风患者开口服的碳酸氢钠片,并嘱咐其多饮水。但这并不意味着含有碳酸氢钠的club soda就可以有效降低尿酸。饮料界的苏打水或气泡水本质还是碳酸饮料,碳酸氢钠含量小到忽略不计,且混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它们在降低尿酸方面的效用可以说小到忽略不计。

话说回来,拿碳酸氢钠去治疗尿酸过多本身就只是,也只能是一种细节辅助,不能真当药来吃。因为碳酸氢钠摄入越多,钠盐自然就摄入越多,这对痛风患者不是什么好事情。

总而言之,无论加没加碳酸氢钠,气泡水对降低尿酸没啥卵用。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紧跟医嘱积极治疗,平时多喝水,少吃大鱼大肉,多摄入健康果蔬,才是控制尿酸水平的最佳方法。

所谓通过中和胃酸达到“养胃”效果的说法也纯属无稽之谈。一方面,气泡苏打水中和酸液的能力小到无法呼吸;另一方面,正常人没那么多胃酸让你去中和——中和过多胃酸与大众养胃事业完全是两个故事。当然,机智的资本家们往往最善于偷换概念。

另外,关于借助气泡水制造饱腹效果从而少吃东西利于减重这一条,商榷空间也极大。且不说你在打了两个嗝之后还能不能坚挺地表示腹内有气,单讨论饱腹感食物,就能列出一张被广大健身男女倾力推荐的健康又美味食物清单来,何苦非要靠饮料来制造饱腹感呢?

什么牌子苏打水降尿酸(传说能降尿酸的网红气泡水)(4)

(IC photo/图)

为什么碳酸会让我们快乐?

不过,对于一款几块钱的饮料,我们确实没必要过多纠结于某段来源不明的不实文案,况且眼前的这些主流气泡水品牌所打出来的口号都集中于“水果口味”与“零卡糖脂”的完美结合,力度和“农夫山泉有点甜”差不多。

这款产品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让你像喝水一样喝碳酸饮料”,也就是既能感受碳酸饮料入口时的心飞扬,又能获得喝水不长胖的心安好。而关于碳酸饮料为什么可以让人心飞扬这个问题,里头有不少科学原理。

曾有科学家探究过碳酸溶液对人口腔的刺激作用。他们发现,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舌头暴露在碳酸溶液里几秒钟,就会感觉到疼痛;且碳酸浓度越高,溶液温度越低,这种疼痛感越剧烈;在拿掉刺激源后,刺痛和麻木的感觉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这种由气泡迭起的碳酸液所带来痛感,会使饮用者感到刺激和欢快。它有点像辣椒的味觉攻略:通过刺痛舌头带来辣的感觉,让很多嗜辣者爽翻天。

原先有人认为是因为碳酸液里的气泡在口腔内破裂,从而给予舌头物理打击;但研究者通过“压力室内喝碳酸”发现,就算气泡不破,刺激依然存在。

此后有研究显示,人舌头上感知酸味的细胞里存在一种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当碳酸来袭,它就会与之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种爆裂感。一个有趣的事实是,登山者在服用了能抑制碳酸酐酶的高原反应药物后,发现本该透心凉心飞扬的气泡香槟喝起来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布莱恩特(Bruce Bryant)和尼古拉斯·里巴(Nicholas Ryba)都认为:这种对碳酸刺激的嗜好或许是人类“享受身体警告自己有危险存在”的一种表现——我们对吃辣的态度也同样基于这个听起来有些荒诞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个更靠谱些的推测是:人类和很多动物都需要具备判断食物是否腐烂的能力,而腐烂的食物往往会散发二氧化碳,如果我们的舌头可以敏锐地识别碳酸,那自然就可以排除健康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