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Зощенко 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1895-1958) 63岁,

左琴科.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讽刺作家。

是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上前线(1914-1918),1918年志愿加入红军,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属于“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小组,小品文是佐先科创作占有显著的位置。几部作品出版后(《太阳升起之前》1943)遭受了严历的指评。曾将芬兰作家拉西拉的中篇小说《取火柴》《重生》翻译成俄文。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

左琴科——苏联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

左琴科的语言风格平易风趣、机智、俏皮、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他所描绘的人物形成了整整一画廊的“左琴科式人物”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

左琴科1895年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波尔塔瓦(今属乌克兰)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

1913年中学毕业后,左琴科进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读法律,因家境原因未能毕业。这张照片眼睛旁的黑点是老照片的污点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5)

在一战中, 他曾负伤并获得圣斯坦尼斯洛斯勋章和圣安娜勋章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6)

左琴科一九一五年世界大战期间自愿入伍,在前线中毒气受伤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7)

1918年左琴科加入了红军。1919年曾参加保卫彼得格勒的战斗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8)

一九一九年左琴科因病复员。曾当过鞋匠、民警、电话接线员、法院民事调查员及会计等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9)

1921年左琴科步入文坛,同年加入“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团体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0)

二、三十年代左琴科的幽默作品风靡一时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1)

苏联各出版社竞相出版他的各种作品集,许多作品被移译介绍到国外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2)

左琴科很快成为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3)

由于文学成就卓著,左琴科于一九三九年获得苏联红旗勋章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4)

1946年8月,日丹诺夫特别作了长篇报告,点名批判安娜•阿赫玛托娃和左琴科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5)

左琴科被开除出作协,稿费被停,连食品供应证都吊销了。在法捷耶夫帮助下,左琴科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勉强度日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6)

赫鲁晓夫解冻时期,他的一些作品得以重新出版,左琴科的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1958年,左琴科在列宁格勒病逝。

摘自百度百科:

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左琴科(1895—1958):苏联著名幽默讽刺作家,他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的讽刺让他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都广受欢迎,但自1946年日丹诺夫批判后,作品不能出版,只能从事翻译工作。

生平

左琴科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波尔塔瓦(今属乌克兰)。父亲是一位艺术家,曾为圣彼得堡的苏沃洛夫博物馆设计外表装饰。1904年起全家定居圣彼得堡。1913年中学毕业后,左琴科进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读法律,但因为家境原因和被征入伍而未能毕业。在一战中他曾负伤并获得圣斯坦尼斯洛斯勋章和圣安娜勋章,1917年在毒气战中严重受伤,造成永久性损伤。复员后到圣彼得堡邮政局当负责人。1918年左琴科加入了红军。1919年曾参加保卫彼得格勒,抵抗尤登尼奇进攻的战斗,同年复员,从事过各种工作。

1920年左琴科开始写作。1921年发表了第一本书《蓝肚皮先生纳扎尔·伊里奇的故事》,小说讽刺了革命成功之后很多人身上的小市民习气,获得读者的欢迎。同年他加入了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和扎米亚京等人一起提倡摆脱政治的影响,坚持独立文学创作。之后左琴科继续保持辛辣的讽刺风格,创作了大量取材现实的讽刺作品,对新经济政策和工业化时期的很多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批判,其创作于1930年的《米凯尔·辛亚金》影响最大。

他的讽刺小说得到马克西姆·高尔基的高度评价,称他把“幽默与抒情笔调运用得十分和谐”。法捷耶夫也将左琴科与肖洛霍夫、费定并提,认为他们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家。1939年左琴科获得红旗劳动勋章。

二战伊始,左琴科被疏散到阿拉木图工作,创作了战争主题的剧本《布谷鸟与乌鸦》和电影小说《士兵的幸福》。1943年他回到莫斯科担任报纸编辑,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日出之前》,这部小说带有半自传色彩,他试图通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抑郁心理和悲惨遭遇。1944-1946年他在剧院工作,他的两部戏剧曾上演,受到欢迎。

1946年8月,联共(布)中央发表《关于〈星〉与〈列宁格勒〉两杂志的决议》,日丹诺夫特别作了长篇报告,点名批判安娜·阿赫玛托娃和左琴科,认为左琴科的《猴子奇遇记》(1946)是一篇“野兽式地仇恨苏维埃制度的有毒作品”,导致左琴科被开除出作协,稿费被停,连食品供应证都吊销了。后来在法捷耶夫的帮助下,左琴科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勉强度日。赫鲁晓夫解冻时期,他的一些作品得以重新出版,左琴科的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五十年代,苏联恢复出版左琴科的各种故事集以及四、五十年代末发表过的作品。一九五八年,左琴科在列宁格勒病逝。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7)

左琴科的父亲是一位巡回展览画派的画家,母亲是一位演员,写过小说,右下角的照片是左琴科与两个姐姐在一起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8)

左琴科与父母,还有两个姐姐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19)

左琴科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系的学生证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0)

左琴科在前线的照片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1)

1821年左琴科步入文坛,并加入“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团体。这是该团体成员的照片,左数第五人是左琴科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2)

身着“娃娃装”的左琴科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3)

左琴科的妻子——微拉。弗拉基米洛夫娜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4)

左琴科和朋友们在一起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5)

左琴科在他的办公室的照片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6)

抽着烟,与友人漫谈的左琴科

摘自百度百科:

左琴科的创作体裁多样,有幽默讽刺短篇、杂文、中篇小说、传记性小说、剧作和儿童故事等,其中尤以短篇见长。他的幽默讽刺艺术继承了果戈理、列斯科夫以及契诃夫早期作品的优秀传统,并且广泛吸取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丰富营养。他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表现形式上作了辛勤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其中也有某些失误),在情节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在幽默讽刺艺术上的新开拓,使左琴科的作品在苏联文学史上别开生面,另辟蹊径。

左琴科作为一个富有才华的幽默讽刺作家,对他所处的时代有其独到的理解和体察,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市民阶层、普通百姓、公务人员。作者善于从人们习焉不察的日常琐事中摄取题材,嘲讽形形色色的市侩心理、庸俗习气以及官僚主义作风。他在描绘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时,细致、深刻、一针见血,形成了整整一画廊的所谓“左琴科式人物”。这些人物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他们有血有肉,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品的真实性使左琴科的幽默讽刺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左琴科作品的语言是形成他作品艺术特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叙述者的语言或是人物的语言,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平易风趣、机智、俏皮、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左琴科曾说:“我的句子都很短,普通的穷苦老百姓也能读得懂”。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7)

根据佐琴科的幽默讽刺小说《狗鼻子》创作的连环画片断一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8)

根据佐琴科的幽默讽刺小说《狗鼻子》创作的连环画片断二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29)

根据佐琴科的幽默讽刺小说《狗鼻子》创作的连环画片断三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0)

佐琴科幽默讽刺作品集的中文版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1)

左琴科的小说集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2)

著名人物的生活丛书《左琴科》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3)

左琴科在描绘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时,细致、深刻、一针见血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4)

在他的小说里,描绘出了社会的众生像,这与他早年做过多种职业不无关系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5)

这是在圣彼得堡近郊的姐妹城的左琴科故居,从1946年到1958年左琴科居住的地方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6)

他居住的过小屋,如今已经是左琴科故居博物馆,这是他的故居小屋的沙盘模型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7)

左琴科家中的内部陈设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8)

这是博物馆中,有关左琴科的部分展品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39)

左琴秒博物馆中的部分展品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0)

左琴科在一战中曾经负伤,这是他获得的圣斯坦尼斯洛斯勋章和圣安娜勋章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1)

在姐妹城,人们建了一座左琴科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前的左琴科纪念雕像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2)

在左琴科图书馆前,人们在进行左琴科阅读会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3)

从另一个角度看左琴科图书馆旁纪念雕像,一旁还有一把雨伞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4)

1994年,左琴科诞辰100周年俄罗斯发行的纪念邮票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5)

左琴科墓碑上的左琴科纪念雕像

二十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苏联享有盛誉的幽默讽刺作家)(46)

另一张左琴科墓碑雕像的照片

文中的人物顺序以俄文字母为序;

文中的前小传部分由本人翻译;

文中的人物简历,网上有的,如拿来采用,标明出处;

网上没有的,则找到其俄文简历,由本人部分翻译。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照片和图片均为网上搜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