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徐春培编者按“农金 电商”点燃了乡村产业兴旺之“火”,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全产业链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信系统,各省级联社把握金融科技与大众生活日益融合的趋势,发挥“大平台”优势,搭建数字化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县级“小法人”农商行、农信社开展“农金 电商”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农村电商助农增收的建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农村电商助农增收的建议(农金电商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关于农村电商助农增收的建议

主持人 徐春培

编者按“农金 电商”点燃了乡村产业兴旺之“火”,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全产业链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信系统,各省级联社把握金融科技与大众生活日益融合的趋势,发挥“大平台”优势,搭建数字化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县级“小法人”农商行、农信社开展“农金 电商”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嘉宾

贾云贵 广西融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戴小波 安徽繁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桂华 山东兰陵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郭永忠 福建周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省级平台搭建“金融 电商”宽广“e”路

农村金融导刊:发展电商对城乡物流业以及农业产加销有何推动作用?

刘桂华: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4978.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3642.3亿元,同比增长4.8%。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745.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7.3个百分点。发展农村电商有助于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社区配送、实体店铺等线上线下方式,能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自身附带的互联网技术属性,利用大数据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农业生产、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良性指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比如,电子商务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上百姓餐桌。依托电商平台能够缩短农产品交易环节,农户直接与消费者在线上交易,减少中间商环节,让生产者、消费者都能受益,这种双赢的模式助推交易产生,大大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让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直达百姓餐桌,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效益。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交易模式下的区域、渠道限制,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方式随之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各大购物节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发货,让更多时令鲜蔬走入更多百姓家庭。

农村金融导刊:农信省级平台在“金融 电商”方面有哪些有效作为和可圈可点的经验?

戴小波:安徽省农信联社把握金融科技与生活越来越融合的趋势,推出了全新的“社区e银行”服务,着力打造快捷支付、便民惠民和信用增值“三位一体”的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农信社系统内率先拥抱互联网,较早进行移动互联网金融布局。“社区e银行”有三个突出亮点:一是植根社区,将传统银行服务从线下延伸至线上,金融服务跨界至生活服务,社区居民线上下单、线下提货,能够以优惠的价格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优质商品,为居民搭建了值得信赖的生活平台。二是具有免收额外费用、资金实时到账、银行增信、综合金融服务等独特优势,为商户搭建了免费的电商平台。三是将农副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销售从线下延伸至线上,降低了销售流通成本,为农户搭建了快捷的销售平台。

郭永忠:福建省农信联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新机制,协调不同市场主体,通过合作共赢、抱团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股权合作,重点推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其中,在探索“金融 电商”发展模式上就深刻地贯穿了这一理念,即把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开辟困难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金融帮扶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电商帮扶模式。一是自主研发“福农e购”电商平台,打造“金融 电商 农副产品 帮扶”的助农新模式。开设“民族之窗”,上架多款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为少数民族特色产品提供公益性线上销售渠道。二是探索打造“供销e家”“福农e购”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大平台,形成“互联网 供销社 农信社”的多重叠加效应,加快打通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三是拓宽线上线下转化渠道,运用“福农驿站”“乡村好货馆”“福农e购”“福农e付”等“线上 线下”载体支持农户、农业企业发展。重点依托“福农驿站”设立“福农e购”展示区,布设智能触屏机,探索“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O2O服务模式。

刘桂华:山东省农信联社充分发挥全省农商银行大平台作用,积极探索“金融 电商”模式,于2016年上线运行了“智e购”商城,截至今年9月末,“智e购”电商平台已累计注册用户337.53万户,当年新增交易额1.63亿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智e购”商城信息检核管理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在商户管理、商品管理、店铺管理等三个方面规范商城业务运行。二是强化业务指导。在岗位职责、人员配置、业务流程等层面对电商业务开展进行规范指导,确保业务开展合规,保护商户、消费者切身利益。三是强化运维管理。充分利用各类节日时点,组织开展团购、秒杀活动,严格筛选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品参与活动,促进不同地域特色产品相互流通,帮助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打破地域制约。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智e购”商城已经形成集农副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居民生活缴费、当地特产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电子商务平台。

县级法人服务农村电商将“土”产业养成“摇钱树”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银行是如何通过“金融 电商”支持“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

贾云贵:融水农商银行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差异化特征,围绕“一县一品”“一村一品”,以支农支小支微作为服务出发点,通过对接产业项目和客户需求,夯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一是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经济为载体,大力推动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拓展特色产品销售渠道。二是精准融入,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三是持续推进政银合作,实现“政府 金融”“金融 电商”的融合服务,帮助农民卖好产品。除了为电商平台提供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之外,融水农商银行还通过上线广西农信“利农商城”平台,主动对接“苗之春猕猴桃”“秋野家高山红薯”“陈氏苗家牛腊巴”等一大批融水特色名优农产品,把“土”产业养成“摇钱树”。近年来,共向“利农商城”平台推荐10家商户12余款产品上线,累计销售产品2400余笔,金额401万元,带动约3000户农户致富奔小康。

郭永忠:周宁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周宁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具有错季生产优势和“高山”“高优”特质的农特产品,全县共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除此之外,冷凉花卉、反季节蔬菜、晚熟水果、锥栗等特色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周宁农信联社立足本地实际,积极融入“互联网 ”发展新业态,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强化产品配套,畅通产业融资渠道。以产业帮扶为基础,夯实电商货源质量与供应量,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为抓手,创新“福卉贷”,采取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植物新品种权等进行质押担保,为花卉龙头企业授信,帮助畅通线上销售渠道、研发新品类。二是强化主体帮扶,激活触网内生动力。紧密对接周宁县“电商 帮扶户”新型帮扶模式,运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产品,助力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等扩大土豆、土鸡、蔬菜等自产农副产品的生产。同时,借助金融资源,帮助对接“周宁有鲤”“印象周宁”“寻味周宁”等周宁本地电商平台,借力开展农副产品线上营销、线下配送业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消费帮扶向纵深发展。三是强化能人下沉,增添创新创造活力。发挥“党建 金融助理 多社融合”长效机制,推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助理下沉服务重心,采取驻点、走访等形式摸排掌握专业技术、有电商销路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的金融需求,利用普惠金融学校将更先进的技术、更专业的知识、更全面的政策送到农村客户手中,帮助畅通农户与“互联网 ”的接轨路径。

刘桂华:兰陵县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大蒜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兰陵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聚划蒜”系列贷款,包括“大蒜惠商贷”“大蒜加工贷”“大蒜仓储贷”“大蒜种植贷”等4款子产品,有效满足了大蒜产业链各环节客户信贷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聚划蒜”产业链贷款4200余户,金额15亿元。与此同时,兰陵农商银行还瞄准辖内各乡镇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以省联社“智e购”电商平台为依托,先后拓展入驻商户230余家,涵盖特色养殖、蔬菜生鲜、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不同产业,定期推荐商户参加省联社团购活动,将兰陵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县市市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已拓展注册用户5万余户,累计交易金额超过800万元,有效推动了农产品进城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银行如何依托省级“金融 电商”平台,创新服务本地电商客户和产业园?

郭永忠:周宁农信联社积极融入周宁县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契机,依托省级“金融 电商”平台、帮扶思路和展业工具,深层次挖掘周宁县电商产业优势,激发电商产业发展动力。一是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融合格局。依托周宁农信联社设立的“福农驿站”,全方位打造集金融、政务、民生、电商、物流于一体的服务网络。驿站内嵌金融业务办理点、农产品展陈点、自助服务点等,并配置“福农e购机”等设备,现场引导群众运用电商平台上架或购买农特产品,实现业务现申现办、产品现买现寄,有效增加了互动体验,解决了电商接受度等问题。二是着力创新主体适配的信贷产品。在福建农信“大五福”产品的框架下,创新推出支持周宁县电商名人能人的专属信贷产品,加强与政府性背景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积极推广“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重点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或公共品牌生产加工企业,探索推进“银行 担保公司 电商企业”“银行 风险补偿基金 电商企业”等业务模式,逐步提高电商主体金融服务获得感、满足感。三是着力推进多社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强与县供销社、“周宁有鲤”等区域公共品牌生产企业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推动产品供应、营销推广、人才培训、制度支撑、物流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县域电商产业发展,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农金 电商”故事

农村金融导刊:在“金融 电商”服务本地特色经验发展方面,有哪些跨界合作、多社融合助力特色产业兴旺的故事?

戴小波:繁昌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 ”。在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引领下,繁昌区的香菜、水产养殖等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许多小微企业成功实现“互联网 ”、业务发展风生水起的背后,却是流动资金的缺乏,生产供应难以为继。对此,繁昌农商银行主动突破担保限制,通过评估信用授信、临时授信、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实质产权公证抵押等方式,第一时间保障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确保企业在接收大量订单后能够按时出货,助其开拓更加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比如,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居民蒋先生从2020年起成立公司在抖音平台从事玻璃杯直播销售,随着销量逐渐增大,公司面临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一时陷入困境。我行信贷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门进行尽职调查,认为其发展前景光明,为其办理了信用贷款50万元,期限为三年,循环使用,缓解了其短期资金压力,解决了产品销售难题,还带动了家乡年轻人就业。目前,该公司拥有员工8名,年销售额1200万元。

贾云贵:“苗妹”石秋香是融水农商银行“金融 电商”服务乡村振兴的受益人之一。大学毕业后,石秋香在深圳从事医药公司市场拓展工作,几年后返乡创业,她首选野生灵芝购销,而在上山采购野生灵芝的过程中,她又发现了当地林下经济和高山红薯产业的发展潜力,于是,她在2015年成立了广西柳州秋野家生态农业综合发展公司,从事灵芝、红薯、林下竹荪、香菇等农产品的购销与加工,这也为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增加了收入。作为当地致富带头人的石秋香在创业初期得到了融水农商银行5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随着公司的发展,其信用贷款额度目前已达到50万元。发展至今,石秋香的“秋野家”已通过全国认证审核的扶贫产品有20款。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稳定产出,“秋野家”在广西和邻近省份发展高山红薯种植2万亩,在融水新建了大型电商鲜薯仓储、分拣、糖化、中转配送中心,并与3地联华超市签订了鲜薯产销供应合同,形成了稳定的加工和购销流程。在此过程中,“秋野家”还累计帮扶农户3192户,近年来支付收购农户农产品资金5877.9万元。

农村金融导刊: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直播带货或牵线搭桥帮助农产品电商销售的故事有哪些?

刘桂华:2020年,兰陵农商银行聚焦线上营销,在全行选拔7名员工成立直播团队,分别从产品推广、金融知识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直播。同时,主动融入地方电商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电商主题网点,选派专人入驻直播基地,通过“金融 政府 商户”的形式联合开展直播活动,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直播团队在开展活动时,选取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园区、种植园区、旅游景区、特色企业共同开展直播活动,搭建银企合作桥梁。截至目前,已开办主题直播4场次,联名开展直播12场次。

戴小波: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兴起成就了一个个乡村网红。田间劳作、烧火做饭、邻里互动……这些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在网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围观,“三农”题材成为短视频创作的流量密码。繁昌农商银行在助力打通农产品流通堵点等方面发力,在“易贷卡”产品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和手机银行及互联网渠道,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线上操作、自助办理”的“金农易贷”业务,在提高贷款可得性的同时,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推动供应链产业链重塑,培育更多“新农人”,支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乡村养老养生及其他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发展,帮助农民获取新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金融导刊:“金融 电商”为何能够在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发挥作用?

刘桂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具有经营规模小、信用评级数据链不完整、担保抵押物不足、资本市场进入成本高的特点。依托“金融 电商”模式,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加速农业信息处理流通,指导农业生产;可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节约交易成本、真实反映供求关系;有利于加速形成新型营销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完善进程;有助于农业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全链条数据的采集、加工。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金融 电商”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够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产业的能力,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戴小波: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加强,农村电商迎来新机遇。农旅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消费扶贫、预售众筹等开始兴起,农村的青山绿水因互联网而变成“金山银山”,原来只在区域内销售的乡村土特产也纷纷成为网上的畅销货。繁昌农商银行在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荻港居民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腌制香菜的传统,仅荻港镇就有香菜作坊100余家,涌现出“老许香菜”“老夏香菜”“甘氏香菜”等10多个特色品牌,农民腌制香菜的经验丰富,但因缺少资金,当地农民腌制香菜很难形成规模、加工效益低。繁昌农商银行经过认真调研后,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加工及销售香菜的信贷扶持,支持和鼓励生产香菜的农民通过电商渠道拓宽发展道路,有力支持了当地香菜产业的发展。目前,当地农民腌制的香菜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远销江浙沪等省份,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在繁昌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荻港镇1000多户农户参与香菜加工和销售,2021年荻港香菜产值达4500万元。近期,“荻港香菜制作技艺”获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荻港香菜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特色香菜全产业链已初具发展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