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他的夫人福芝芳当即要求把他安葬在万花山自家私人茔地,与第一任夫人王明华合葬,不要火化,要用棺木安葬。

经周总理特批,存放在国库中的一副阴沉木棺材被用做梅先生的灵枢。阴沉木可以千年不腐,在我国古代为帝王的棺木首选之材,尤其是明清以来已为皇室专用,平常人不可私自采用。梅先生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难看出人们对他“身死而魂不灭”的美好祈愿。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1)

当时的报道说,梅先生安睡在一口阴沉木的上等棺材中……还是那么和蔼安详……这口阴沉木的寿材据说是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捐送的,其价值、品质要超过金丝楠木的,非常人所能享,但对梅兰芳这样一位艺术伟人说倒是当得的,大家围绕行礼致哀。

报道没有说的是,人们当时在香山万花山为梅先生修建墓穴,共修了三个并葬的穴。福芝芳亲自验视,把保护完好的装殓王明华的金丝楠木棺材挖出,与梅兰芳的阴沉木棺材一并下葬,旁边备下一个空穴,留给她本人百年之后用。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2)

梅先生和王明华的逝世相隔30多年,福芝芳与王明华同为梅先生的夫人,30多年的漫长岁月并没有冲淡她对王明华的敬重和情同姊妹的情谊,当她亲眼看到梅先生和王明华二人的棺木并葬在一起时,在失去梅先生的万分痛苦里,心中悄然升起一丝却了夙愿后的慰藉。

福芝芳是满族人,1905年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祖父是靠吃皇俸为生的一名满旗军官,母亲19岁时嫁给了一个做小食品生意的人,但两人性情不合,过门不久,母亲便逃回了娘家,并发誓不再回婆家。但这时候,母亲已经有了身孕,9个月后在娘家生下了福芝芳。接下来日子可想而知,随着清末时局的变化,作为满旗军官的外祖父的俸禄已经不能维系一家人的生活了,家境很快变得清贫甚至贫寒了起来。而到了民国时,做小食品生意的父亲也已去世,母亲只有带着福芝芳独自生活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但有着满族军官家庭出身的背景,却让福芝芳为人正派,通情达理,有侠义之风。又因为她体魄健壮,身材高大,颇有男子风范,在大杂院的旗人邻里中都称呼她为福大姑。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3)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4)

福芝芳、梅兰芳

为了生存,母亲在生下福芝芳后,就开始学习手工削制牙签的技艺,并逐渐以此为生。福芝芳虽然没有上学,但她从小学唱曲艺,平时以演唱八角鼓为主,但当时生活艰难,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一个穷孩子用来玩乐的技艺,根本没有将这当成一回事,直到十多岁时,才在旁人的建议,向邻居吴菱仙老师学唱京剧。

吴菱仙本名吴永明,祖籍浙江省嘉兴市永安堂吴人,心地极为善良,是“同光十三绝”名旦时小福的弟子。因曾与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共事多年,交往甚厚,早在1902年就开始教8岁的梅兰芳学戏,是梅兰芳的开蒙老师。在成为吴菱仙的学生后,福芝芳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戏馆演出。

这时候,福芝芳的外祖父已经去世,她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演出所得与母亲削制牙签的碎银是她们的全部收入。因为每日要陪伴她上戏馆演出,在戏馆人手不够时,身高马大的母亲就改着男装,和她一起登台演戏,很快在当时南城戏剧圈子里有了“福二爷”的雅号。而她也因为天赋很高,与人合作的《桑园会》《武家坡》《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剧颇获好评,演出所得就这样成了她和母亲两人生活的重要来源。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5)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了1921年,梅兰芳就托人来到福芝芳家说媒了。当时,梅兰芳还不到30岁,但在京剧界声誉高涨,演艺事业日渐昌盛,1910年已与王明华结婚,而且两人十分恩爱。梅兰芳不论是到戏馆演出,还是外出参加应酬活动,王明华都形影不离陪伴在梅兰芳的身边。梅兰芳去上海、天津、汉口等地演出,都有王明华陪在身旁。1919年梅兰芳作为中国第一位京剧艺人到日本演出时,王明华也相随同去,还负责掌握梅兰芳的演出业务事项。

王明华是旦角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妹。贤淑能干、貌美懂事,比梅兰芳年长两岁。为人持重,与梅兰芳结婚后居家勤俭,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与梅兰芳夫妻感情和谐、幸福。还为梅兰芳扮戏改进化妆、发型、服装和画样,戏服设计制作、色彩和画样如何协调得更典雅方面也越加精心,愈加考究精美。甚至连梅兰芳头上戴的绢花,都要亲自到绢花作坊去定制新型产品。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6)

王明华

梅兰芳对王明华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满意而且很赞赏,于是事事依着王明华,尊重王明华,可以说是事事都离不开王明华了。王明华对梅兰芳的呵护和照顾备受赞扬,甚至传为佳话,但梅兰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娶福芝芳呢?原来,王明华与梅兰芳结婚不久便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大永,女儿叫五十,儿子、女儿都很乖巧。其后,为了避免生育的拖累全心陪伴梅兰芳演出,专心照料梅兰芳起居生活,王明华做了绝育手术。

本来,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完全可以沉醉在天伦之乐中,但天公不作美,一场麻疹夺去了很快一双儿女的性命,孩子的夭折犹如晴天霹雳,使本来幸福安宁的全家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另外就是,梅兰芳是家里的独子,甚至他大伯梅雨田夫妇生了几个孩子,都是闺女,没有儿子,他一人在家族里就是兼祧两房,两个儿女的夭折断了梅家的香火,给整个家族出了一道绝大的难题。

梅家怎么能没有后代呢?王明华的娘家人出面,希望他们收养侄子王少楼做儿子,但梅兰芳思忖再三觉得不妥,考虑到自己正年轻,还可以生,领养他人孩子多有不便。为了梅家有后,顾大局、识大体的王明华只好让步,同意梅兰芳再娶一房妻室生儿育女,完成她本人未能尽到的责任。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7)

说媒人上门后,福芝芳的母亲很实在,主要原因是,当时,坤角(旧时指戏剧女演员)登台献艺在社会上还是件新鲜事儿,时有不良纨绔子弟伺机骚扰。因为这个,她总是成天为女儿提心吊胆,正想有合适人家就把女儿嫁出去,而能遇到梅兰芳这样人品好、艺术好,且已走红的人家,是求之不得的。因此,当她了解到梅兰芳已婚,但王明华却不能再生育的情况后,就答应了这桩婚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条件:1.不为女儿要金山银山的订金和聘礼,但要梅兰芳按规矩迎娶福芝芳,不能让福芝芳成为“二奶奶”,要与王明华同等的地位;2.她膝下没有别的儿女,女儿嫁过去,也必须让她跟着女儿到梅家生活,而且要梅兰芳将来为她养老送终。

说媒人把这两个条件带到了梅家,王明华和梅家均表示同意,于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结为伉俪。婚后,梅兰芳和福芝芳十分恩爱,福芝芳不再去戏馆演出,离开了娱乐圈,第二年便为梅家生下一子。同时,福芝芳与王明华的相处也非常融洽,两人以姐妹相称,让梅兰芳在幸福的爱情里有了“三人行”的经历。看到因为失去孩子而痛苦并孤单着的王明华,福芝芳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在孩子生下来的第三天,她便叫奶妈把孩子抱到王明华屋,并说,王明华年长为姐,第一个孩子应当属于她名下,就是王明华的儿子。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8)

梅兰芳

这就是“福芝芳让子”的故事,王明华被福芝芳的美好女德深深感动,就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住了一个月,在满月那天把亲手缝制的一顶帽子给孩子戴上,又让奶妈把孩子抱回福芝芳屋中。除了感谢,王明华还深深地知道孩子对于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拜托福芝芳和孩子的姥姥一起照顾好梅家的这条根苗。福芝芳读懂了王明华的心思,在被感动后,二人的感情更为融洽了。

接下来的故事是这样的:福芝芳先后生了9个孩子,5男4女,但可惜,这些孩子只有4个长大成人,其中两个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麻疹夺去了性命,另外两个也是不幸夭折的,还有一个是在9岁时患了白喉不治之症。而一直没能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的王明华,在自己37岁那年于天津不幸病逝,把照顾梅先生的担子交给了福芝芳一个人。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9)

这中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王明华去世的时间大约是在1929年。看到王明华病重到了需要准备后事的地步,梅兰芳和福芝芳经反复比较,为王明华在香山脚下东北边一块风景优美的名为万花山购置了墓地,并亲手种下两棵倒垂槐,等待王明华的灵柩到来。因为王明华膝下无儿女,福芝芳当即决定由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王明华的孝子前去天津接灵,尽了孝子之礼。就这样,梅兰芳、福芝芳夫妇携带梅葆琪、梅葆琛和梅葆珍给王明华戴孝送葬,用金丝楠木棺材装殓,将王明华葬入万花山墓地。

其后数十年,福芝芳一直专一照应着梅先生。从平时演出到日常生活,巨细不遗,处处操心。抗日战争时期,梅先生不愿为日伪汉奸演出,蓄须明志,没有收入,生活窘迫,福芝芳对此非但没有怨言,还一如既往地支持梅先生的正义行动。甚至在家里没钱时,她还将自己的首饰拿出去典当了。看到她的窘境,有些人提出,只要梅先生能上台,愿意送上一百根金条,但她不为所动,甘愿清贫,决不妥协。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10)

新中国成立后,梅先生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从1960年开始,梅先生觉得胸口有点疼痛,但这并没有引起他的在意,福芝芳也便无从知晓。期间,梅先生一直正常工作,还出访了苏联,除了演出、培养和教授学生,还经常参加一些重要活动。冬天,梅先生怕冷,福芝芳仅围巾就为他织了几十条,都是从商场里买来毛线,亲自一针针一线线编织出来的。1961年5月31日,梅先生演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出戏,于同年8月8日去世。

当时,报道没说的还有,除了三个并葬的穴,福芝芳在亲自验视里,心里总想着与梅先生相识的经历:因为老师吴菱仙带她去到梅家索取梅先生的剧本,她有机会引起了王明华的注意。当时,王明华才失去孩子不久,见她秀丽文静、年轻健康,就有意将她介绍给了梅先生。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11)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12)

梅兰芳逝世葬礼全程(总理特批用阴沉木棺材)(13)

都说阴沉木千年不腐,但看着自己的爱人一点点地下葬,不腐的还有福芝芳那颗千年不变的心,有对丈夫的爱,更有对“姐姐”的敬重和感恩。1980年福芝芳因病离世,她的遗体也没有火化,和王明华一起陪伴在梅先生两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