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概括(历史100兑付)(1)

前段时间,随着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存款的日益关注,不少互联网平台或主动或被动撤下了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

但是流量就是利益,平台不能一直空着啊!于是,一些券商、保险公司的金融产品开始占据了这些空位。而为了推广这些新上架的金融产品,一些简短有力、吸引眼球的宣传语也被创造出来了。“历史100%兑付”就是个很显眼的例子。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概括(历史100兑付)(2)

“历史100%兑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产品可以100%收回本金,或者说可以保证保本,因为过往历史都是100%可以兑付的。

但是,普通消费者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第一,历史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未来仍然有不确定性,之前可以100%,未来则不一定;第二,这个历史业绩是否真的属实,如果是新产品,则是否存在所谓的“历史”?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概括(历史100兑付)(3)

另外,对于“兑付”这个概念来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金融产品,比如保险产品,如何与“兑付”挂钩,你可以说“退保”,但不好说“兑付”。这就涉嫌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

其实,“历史100%兑付”还是相对比较含蓄的表述方式。之前还有类似于“史上最佳产品”、“市场性价比最高”、“收益最高”、“风险最低”、“保证*%收益”等非常直露的、夸张的不当表述。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概括(历史100兑付)(4)

2019年12月20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强化了对对金融营销宣传的管控。

地方上也有跟随动作,比如上海。2020年9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广告监管工作的意见》,也是剑指金融营销宣传的不当行为。

随着监管的加强,很多用语被直接明示为“禁用语”,金融营销宣传也相比没以前那么夸张、大胆。但是法律法规、规范没法穷尽列举,于是各种模糊用语、或者打擦边球的现象在实践中还是屡见不鲜。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概括(历史100兑付)(5)

汉语博大精深,一个“壕”都能被拆成“土豪”来表述,可以想见,未来还会有更多引爆眼球的表述。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除了看到这些具有超强“杀伤力“的宣传语,还是得多长个心眼,看看其他附带条件或条款,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