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性质尿素为酰胺态氮肥,化学分子式为CO(NH2)2,含氮45%~46%,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分析尿素的施用环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分析尿素的施用环境(尿素的科学施用)

分析尿素的施用环境

1.基本性质

尿素为酰胺态氮肥,化学分子式为CO(NH2)2,含氮45%~46%。

尿素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无味无臭,稍有清凉感;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吸湿性强,但由于尿素在造粒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因此肥料级尿素吸湿性明显下降。

尿素在造粒过程中,温度达到50℃时,便有缩二脲生成;当温度超过135℃时,尿素分解生成缩二脲。尿素中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抑制种子发芽,危害作物生长。

2.安全科学施用

尿素适于作基肥和追肥,一般不直接作种肥。

①作基肥。尿素作基肥可以在翻耕前撒施,也可以和有机肥掺混均匀后进行条施或沟施。经济作物一般每亩用10~20千克。作基肥可撒施田面,随即耕耙。春播作物地温较低,如果尿素集中条施,其用量不易过大。

②作种肥。尿素中缩二脲含量不超过1%,可以作种肥,但需与种子分开,用量也不宜多。粮食作物每亩用尿素5千克左右,须先和干细土混匀,施在种子下方2~3厘米处或旁侧10厘米左右。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天气过于干旱,尿素最好不要作种肥。

③作追肥。每亩用尿素10~15千克。旱地作物可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深度7~10厘米,施后覆土。

④根外追肥。尿素最适宜作根外追肥,其原因是:尿素为中性有机物,电离度小,不易烧伤茎叶;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尿素具有吸湿性,容易被叶片吸收,吸收量高;尿素进入细胞后,易参与物质代谢,肥效快。一般喷施浓度0.3%~1%。

3.温馨提示

(1)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类作物和各种土壤。

(2)尿素在造粒中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缩二脲,甚至三聚氰酸等产物,对农作物有抑制作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作种肥、苗肥和叶面肥。

(3)尿素易随水流失,水田施尿素时应注意不要灌水太多,并应结合耘田使之与土壤混合,减少尿素流失。

(4)尿素施用入土后,在脲酶作用下,不断水解转变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尿素作追肥时应提前4~8天施用。

4.施用歌谣

为方便群众科学安全施用尿素,可熟记下面歌谣:

尿素性平呈中性,各类土壤都适用;

含氮高达四十六,根外追肥称英雄;

施入土壤变碳铵,然后才能大水灌;

千万牢记要深施,提前施用最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