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锤杰克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开国上将李天佑守山头最出名的一战,便是与桂军中号称“钢军”的第7军在湘江边的血战。
1934年10月16日傍晚,红军因反“围剿”失利,不得不沿粤、桂、湘三省边境转移。当时,李天佑率红5师担任红3军团前卫。11月底的一天,他们正在夜行军向湘江河岸行进。突然收到军团部指令,要求5师的14、15团马上行动,赶赴灌阳、新圩,以阻击来犯桂军,保证整个军团的左翼安全,掩护中央机关纵队强渡湘江。
对李天佑来说,电文的内容字字千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山头,以全力坚持3至4天,方可撤出!”
红军时期,与黄克诚、舒同等战友一道合影的李天佑(右一)
李天佑当即率14、15团连夜赶赴目标地域,并在小山上匆匆挖了掩体。
此次李天佑扼守的山头阵地,不仅小,而且对手还是比以往更为强悍的桂军。自古以来,广西便以“狼兵尽出”闻名。这回,李宗仁、白崇禧让他们属下的第7军两个师又一个团,在夏威的率领下发起攻势。早在汀泗桥、贺胜桥作战期间,该部便与叶挺独立团并肩作战,因作战勇猛,不计伤亡而号称“钢军”。如今,李天佑的2个团要对付“钢军”的2个师加一团,总计7个团兵力,兵力明显处于下风。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在“狼兵”们的重压下坚守阵地3-4天,考验空前。
第一天,双方打成了一团,互有得失。第二天,从拂晓起,激战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一开始,红5师的情况便越来越不利:前沿的几处阵地接连被桂军夺下,14团团政委谢振华、15团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也先后负伤。主官连连负伤的同时,下一级的指挥员伤亡更甚:15团3个营长,2个牺牲,1个负伤;全团伤亡500多人,几乎陷入了无人指挥的困境。
李天佑心急如焚,当即派出师参谋长胡浚前往15团指挥,结果,胡参谋长一去便再未归,倒在了血腥的战斗中。
眼看15团要陷入全军覆没,又有2000敌军从右侧向14团冲来。结果,这群敌军刚一翻过山坡,便遭到14团密集的火力封锁,不得不放缓攻势。狡猾的敌人,发现14团左侧防务空虚,便让一股兵力从左侧发起进攻。时任团长的黄冕昌立即组织反冲锋,不幸中弹牺牲。副团长接替指挥,继续反击,也倒在了敌人的弹雨下。团参谋长接续指挥,也牺牲了。尽管指挥员连连牺牲,但红14团仍咬牙击退了“狼兵”的攻势。
面对蒋兵重压,红军将士在湘江边奋勇反击,予敌重创
一向能征善战的“钢军”,以7个团的兵力,6架飞机、数十门火炮的支援,都未能夺下灌阳、新圩一带的阵地。连“小诸葛”白崇禧都十分奇怪:究竟是什么人指挥、是什么样的队伍在阻击?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彭德怀3军团红5师,从师长李天佑至战士,多是参加过百色起义的广西人!
得知此事,白崇禧拍大腿道:“真是冤家路窄!这一仗,看样子是棋逢对手了!”
桂系军阀白崇禧(右)、李宗仁(左)
激战至第三日下午4时,山头仍牢牢地控制在红5师的手里。但李天佑的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全师激战3天2夜,自师参谋长胡浚以下,团、营、连干部伤亡严重,全师总共编制3000多人,如今仅存不到千人。但他们仍凭着顽强的意志,死守着阵地,誓不后退一步。
最终,这群勇敢的将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李天佑也得以将防务转交给友邻的红6师,领着红5师幸存的官兵渡过湘江。
开国上将李天佑(1914-1970),广西临桂人
开国上将李天佑晚年回忆:“1934年与桂系第7军的湘江血战,是我毕生难忘的经历。广西人打广西人,那几个小山头,红5师差点就没能守住。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铸就了一道让敌人无法逾越的钢枪铁壁!攻山头,难,守山头,更难!战士们要用血来堵,肉来挡才能守得住啊!”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