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是黛玉葬花。黛玉葬花也是画家最爱画的一幅仕女画。

那一日,宝玉走到沁芳闸桥那边,在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下,看《会真记》。正看到“落红成阵”,一阵风吹过,树上桃花落下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都是花瓣。宝玉怕踩坏了花瓣,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塘里。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不知如何是好。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1)

宝玉一回头, 却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

黛玉葬花就是这样一个唯美的画面。

许多人以为“黛玉葬花”,是作者杜撰的一个情节,其实历史上真的有一位美人葬花。她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2)

董小宛本是苏州有钱人家的女儿,家里经营绣庄,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董家和林如海家一样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白,号青莲。董白的母亲也是一位出色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女儿不但美丽俊俏,而且聪明伶俐,父母视如掌上明珠。董白的父母各自把自己的满腹经纶和绝技传授给女儿。董白小小年纪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线女红、厨艺样样精通。可是因为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董白被迫沦落青楼。她与柳如是、李香君等人合称秦淮八艳。

董小宛嫁给才子冒辟疆后,经历了战乱,他们避居浙江嘉兴市的海盐,董小宛在海盐的南北湖的北湖畔鸡笼山麓葬花。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座石碑,石碑的前几个字是“董小宛葬花”最后一个字,人们推测是“处”字。现在去海盐,就会看到董小宛葬花处遗址。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3)

关于董小宛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董小宛就是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电视剧《多情江山》描述的就是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清朝入关后,董小宛被封为妃。顺治皇帝非常宠爱董鄂妃,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悲痛不已,恨不得跟着去。 不久,顺治皇帝就死了。 官方说,顺治皇帝驾崩,民间传说是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扔下万里江山出家为僧。《红楼梦》里, 黛玉死后,宝玉出家为僧。无论董小宛是否是董鄂妃,但是她葬花却是事实。董小宛和林黛玉一样是苏州人,她是林黛玉的原型之一。

《红楼梦》里,林黛玉葬花还取材于几个男人。他们分别是:吴文英、唐子畏、杜俊和曹寅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4)

1.南宋的吴文英。

他的名篇《风入松》中写道:“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看来吴文英在清明节时葬花,并且像林黛玉一样题写祭文。林黛玉也给落花写了祭文。

2.明朝的唐子畏。

《唐伯虎佚事》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房前有半亩地,种了许多牡丹花,牡丹盛开的时候,就邀请文徵仲、祝枝山等人赋诗吟唱。花谢了的时候,就派小童将落花装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并且作《落花诗》赠别落花。黛玉的葬花吟里就有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黛玉也是用锦囊装落花,然后安葬。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5)

​ 3.明末清初诗人杜浚。

杜浚给落花建了一个花冢。并且做了一篇《花冢铭》。犹如林黛玉给落花建立的花冢。黛玉对宝玉说:“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看完《会真记》宝黛二人一起把花葬进花冢。

芒种节那天,宝玉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落了一地,便花兜了起来,【登山度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便听见了黛玉边哭,边吟诵《葬花吟》。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6)

​4.清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曹寅的《楝亭诗钞》也钞录有两首葬花诗,一首是《题柳村墨杏花图》:其中有“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的句子。另一首是《题王髯月下杏花图》:“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也许曹雪芹看到了祖父的诗篇,才写了宝玉葬花,黛玉葬花。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葬花,埋葬的就是桃花。

后来宝玉自己也葬一回花。他把香菱找到的夫妻蕙和自己找到的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复】。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吗 多情江山里的董鄂妃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7)

董小宛、吴文英、唐子畏、杜俊和曹寅五位葬花人,无一例外都是多情之人,都是才情超逸的人。曹雪芹从他们身上汲取了营养,写出了超越先人的,美丽得动人心魄的葬花情节。87版电视剧《红楼梦》完美的演绎了黛玉葬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