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成为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一定是文采绝艳的传世巨作吧!但是,这本书文字粗鄙,还有些地方语句不通顺,这本书就是《御制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十分痛恨贪污,认为贪污是一个国家灭亡的根本,所以官员如果犯了其他的罪还可以商量,犯了贪污罪严惩不贷。

朱元璋时期对贪污的惩治措施也是最严苛的,有时候甚至达到残酷变态的程度。比如反贪前期还规定受贿十六两银子判处剥皮,然后把草填充到皮里摆在在衙门里示众,到了后来无论大小一律处死,即使收受了一块手帕,一本书一样都是死刑。

中国发行量最多的书(近代发行量最大的书)(1)

如此残酷的刑罚朱元璋时期的官员有没有变得廉洁,其实并没有。中国贪腐文化和权力的不受制约我们不谈,我们只谈谈当时官员贪污最直接的原因。

对于官员如此悍不畏死,朱元璋没有从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把症结归结于,元朝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人们都不遵从圣人教导了,官员们更是如此;于是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思想教育活动。

为此朱元璋亲自编写了《大诰》一文,后又发行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统称为《御制大诰》,作为这次的学习材料。

由于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大诰》没有什么文学性可言,可是一般人却能被这书吓出冷汗。朱元璋把他惩办的大案要案选取最为血腥残忍的编纂一册,汇聚成一本血淋淋的案例汇编。

朱元璋下令无论官员百姓家家户户必须得又一本《大诰》,《大诰》共印刷发行了数千万本。大明王朝从城市到农村,家家户户的正堂上,都供着一套《大诰》。

中国发行量最多的书(近代发行量最大的书)(2)

为了彻底的消灭贪腐行为,朱元璋发动了人民的力量。在《大诰三编》中他说,我所任命的官员都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要靠当官的为百姓公平处断实务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靠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者和有侠义之心的百姓来帮助我治理地方。

后来,他又下令百姓衙门捉拿官员,官员如果敢抗拒就诛杀全家。所以当时经常能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押解着官员在路上行走,还能看到各处的官员对百姓下跪求饶。

中国发行量最多的书(近代发行量最大的书)(3)

当时无论是否真的贪污,只要牵扯到贪腐案件中,或为举报为贪污,就先杀了再说,以至于明初好多清廉勤勉的官员被误杀,而朱元璋也只是悻悻的长叹一声。

那个时候的朝廷,几乎没有一天不杀人。以至于在京城做官的人,清早入朝前都会跟妻子儿女诀别,若是晚上平安回家便举家庆贺。

作为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此时也视仕途为猛虎。若家中有爱学习的孩子,怕被别人知道了给弄去做官,父母责令他们不准读书,回家去种地。而有的有学问的人怕被强行拉去做官,也纷纷自残,令自己变得残疾。

中国发行量最多的书(近代发行量最大的书)(4)

虽然惩治贪腐的力度如此之大,朱元璋的期望最终也没达成,连他寄予厚望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因为手里有了权力,也很快腐败了起来。

朱元璋去世后一个月,继位者建文帝就下令处置案件只按国家法规,不再遵从《大诰》,明朝后世的皇帝虽然没人敢明令废除《大诰》,却也再也没发挥过作用,到了明朝中叶以后民间几乎已经找不出一本《大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