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是只爱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1)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经历坎坷,因朗诵一首诗而被判死刑,临上断头台之时得到了特赦,改成苦役。

在服役期间,他见识了各色人等,这段经历既丰富了他对人性的认知,也深化了他对宗教的信仰。

刑满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多部作品中都探讨了人性与信仰,《罪与罚》的名字就说明了一切,而在《卡拉马左夫兄弟》里,来到人间的耶稣则被宗教大法官关了起来。

《白痴》也不例外,主人公梅诗金公爵就是基督的当代化身,故事讲的就是他拯救他人的努力失败的过程。

01 耻辱与骄傲

娜斯塔霞·菲力波夫娜无疑是全书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虽然戏份不多,但出场必是全场焦点,公爵的救赎也围绕她展开。

自小父母因变故而亡,被贵族收养。

因为有着惊人的美貌,自12岁起,每年夏天,收养者都会来她那里住两个月糟蹋她。

这段耻辱的经历人尽皆知,可以说娜斯塔霞在还没有出场,有关她的话题就是人们议论的核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2)

跟《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出场相似,在登场之前,娜斯塔霞的名字已经出现了多次,她的照片令人着迷,而公爵则仅从照片上就看出她的脸上布满了痛苦。

陀氏的大师手笔在对娜斯塔霞的出场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公爵不愿参与他人的争执而从客厅走出来,经过走廊的时候听见门铃,打开门,就看见了娜斯塔霞。

此时公爵已经见过娜斯塔霞的照片,因此知道来者为谁,可是娜斯塔霞并不知情,她把公爵当仆人,并称呼公爵为“白痴”。

娜斯塔霞是一个矛盾的角色,而她的矛盾也是最令人心疼的地方。

一方面她深知自己的耻辱,自己是作为一个老头子的玩物存在的,历史无法更改。

人们知道她的无奈,但少有人会原谅她的过去。

这就像那些强奸的新闻下面,评论大多进行安慰,然而真的问男人会不会娶被强奸过的女孩,怕是多半得到否定的答案。

娜斯塔霞面临的也是这种局面,她深知自己的过去在人们眼中的印象,才会对追求者嘲讽道:“一无所有的我谁要?”

男人们对她的恭维半是出于美貌,半是出于财富,因此当她抛出这个问题,只有公爵悲悯地要娶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3)

公爵娶她不是因为她可怜,在公爵眼里,娜斯塔霞不是谁的女人,而是清白的。

受了这么多苦,从地狱走出而不染,是很了不起的。

这些话句句击中了娜斯塔霞的心坎,从这里开始她就爱上了公爵,这个唯一不贪图她的财色,不为她的过去而羞愧的人。

然而她的骄傲又不允许她和公爵结婚。

正如她深知自己的耻辱一样,她也深知自己是无辜的。

她的耻辱感有多深,她的骄傲就有多强烈。

在讽刺众人以为她看中钱而嫁人的时候,娜斯塔霞把十万卢布扔进壁炉焚烧。

目睹此种场面,前一秒还趾高气扬的追求者,后一秒就为了那些钱丑态百出。

这一幕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尤三姐。

同样是身不由己,被认为“不干净”,尤三姐在心上人面前拔剑自刎,自证清白。

不同的是,尤三姐没有遇到公爵,等到柳湘莲醒悟过来是如此“刚烈贤妻”的时候,为时已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4)

遇到了公爵的娜斯塔霞,不想让公爵失望。

她采用了一种看似费解的方式。

娜斯塔霞拒绝了公爵的求婚,同时疯狂地给将军的女儿阿格拉雅写信,求她嫁给公爵。

就算不被人责怪,被强奸的女孩子内心深处的伤痕怕是永远不会愈合,在无人的暗夜里仍认为自己是“脏”的。

正是这种矛盾,让娜斯塔霞很难被人理解,人们多半会和阿格拉雅一样恼怒。

娜斯塔霞有她的理由。

一方面觉得自己配不上公爵,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公爵受到伤害,也希望能参与公爵的幸福,所以拼命撮合她认为最能给公爵幸福,也最般配的人选,阿格拉雅和公爵在一起。

阿格拉雅就像理想的她,一个有选择的她。

如果她有一个好的出身,她会做什么呢?

娜斯塔霞把这份假设的希望寄托在阿格拉雅身上,她希望阿格拉雅和公爵结合,就像那个“干净”的自己嫁给了公爵一样,圆了自己的梦。

然而,梦是不能被人代替的,要得救也只有靠自己才行。

02 救赎与希望

救赎需要的是大爱。

同情是个复杂的形容,有的人同情是因为强烈的共鸣,而有的人则是因为优越感。

耶稣对人类的救赎不是建立在他自己无罪而高高在上指责人们的优越感,而是他知道人人有罪,没有谁比谁高贵。

隐喻耶稣的公爵对娜斯塔霞的救赎也是同样的情感,他并没有站在自己是“清白”的角度来救赎娜斯塔霞,而是知晓娜斯塔霞的不得已。

在他心里,娜斯塔霞是清白的。

与娜斯塔霞对应的是阿格拉雅。

阿格拉雅是家境优渥的娜斯塔霞,也可以看作娜斯塔霞的另一种可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5)

出身良好,成长环境单纯,让阿格拉雅很多行为非常有孩子气,她希望公爵求婚,却禁止公爵来看她。

这也决定了她爱公爵,却无法理解公爵的大爱。

很少人能理解公爵的爱,公爵的行为与语言,很容易被当成白痴。

他承认自己爱阿格拉雅,也爱娜斯塔霞。

不止如此,他还说过爱罗果仁。

只要能救人,他并不介意结婚,这恰恰是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阿格拉雅用爱情来衡量公爵,要求公爵在她和娜斯塔霞面前做出选择。

同时,因为无法理解娜斯塔霞的做法,阿格拉雅把娜斯塔霞给她写信看成是挑衅。

而她的行为也伤了娜斯塔霞的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6)

在阿格拉雅负气离开的时候,公爵要追随,却看到了要晕倒的娜斯塔霞,于是公爵留了下来。

公爵的选择并不是在爱人之间的选择,而是救赎的选择。

阿格拉雅有家庭,有将军和将军夫人的支持,还有亲朋。

而娜斯塔霞则一无所有。

公爵说他不能看娜斯塔霞的脸,那是一种看到人间痛苦而自己无能为力的“不忍看”,

正如在《卡拉马左夫兄弟》里,佐西玛长老对地狱的描述:“不能施爱,就是地狱”。

所以公爵对娜斯塔霞的要求从不拒绝。

这也是公爵“害怕”娜斯塔霞的原因:他害怕自己救不了她。

娜斯塔霞总让公爵看到人类的痛苦,公爵也会逃离,逃向幸福的阿格拉雅,但内心的责任感又不允许他这么做,因此他又选择和娜斯塔霞结婚。

这样的做的结果很显然是悲剧。

03 “爱”与毁灭

如果说梅诗金公爵是善与爱的超越世俗的化身,罗果仁则是他的反面,一个完全沉浸在欲望中的人物。

罗果仁疯狂迷恋娜斯塔霞,为了她不惜牺牲一切。

这种爱强烈到罗果仁甚至想杀死公爵。

但罗果仁也是一个复杂的形象,他一方面因爱情而嫉恨公爵,但另一方面却又知道公爵的“爱”是与众不同的。

在有人与公爵发生争执并打了公爵一耳光的时候,罗果仁第一个冲上去对那个人说,“你会后悔的,你侮辱这样的......一头绵羊,一定会害臊的。”

罗果仁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用了“绵羊”来形容公爵,也说明他知道公爵对所有人都没有敌意。

被打了一巴掌也依然挂着“不合时宜的微笑”,这种行为简直是耶稣的复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7)

罗果仁和娜斯塔霞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公爵不同于常人,所以一面因爱而起了杀心,一面又把公爵介绍给自己母亲,把公爵当哥们。

罗果仁对娜斯塔霞的迷恋不只是单纯的欲望,他也能理解娜斯塔霞的痛苦,所以在娜斯塔霞和公爵结婚的时候出现,娜斯塔霞要求他救她,他就接走了娜斯塔霞,将其杀死。

娜斯塔霞的死,宣告公爵拯救的彻底失败。

无论公爵对娜斯塔霞如何以平等相待,就算结婚,都无法挽救娜斯塔霞。

娜斯塔霞的结局唯有死亡。

这正是现实的悲剧,娜斯塔霞从头到尾都没有选择,一个本来遭遇变故父母双亡的可怜人,从此以后就失去了幸福的权利,不管有钱与否,她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格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8)

无罪的娜斯塔霞,有罪的罗果仁,公爵都没有办法救赎。

娜斯塔霞被杀死,凶手罗果仁脑髓炎发作,痊愈之后去西伯利亚服刑。

而公爵,则成了不认识任何人的,真正的白痴。

还是孔子说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对于无可救药之人,无限的爱是另一种恶。

有些人,从来就不值得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