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与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童装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容量和诱人的发展前景。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身在其中的品牌大都“备受煎熬”,尤其是在疫情泛滥的情况下,各大童装企业均交出了一份“不太精彩”的业务报告。
童装企业“安奈儿”上半年亏损8655万
就拿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奈儿”)来说,根据其披露的2022半年报可见: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4.91亿元,同比减少21.01%;净亏损8655万,同比增加290.58%。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9280万,同比增加340.22%。
在本期,童装仍主要收入来源,为该公司的贡献了4.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63%,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减少了20.89%。对于本报告期的业绩亏损,安奈儿将原因归咎于受到疫情冲击影响。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除却线上销售能够勉强维持增长外,直营和加盟销售都处于下降状态。从门店数量上来看,安奈儿在半年内从1225家店缩减到1134家店,其中直营店关闭了51家,加盟店关闭了40家。
除此之外,安奈儿存货过多的问题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数据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这家企业存货为3.05亿元,占其总资产比例21.14%,且存货周转需259.6天。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低、变现能力差或者公司存货积压、存货周转速度慢等。
也因此,截至2022年6月30日,安奈儿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1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翻阅过往财报显示:自2020年开始,安奈儿已经连续两年业绩处于净亏损状态,如果2022年还不能扭亏为盈,那么其可能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事实上,近两年来,童装企业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就在2022年上半年,森马旗下以巴拉巴拉品牌为代表的儿童服饰业务板块,营收35.97亿元,同比减少12.45%。
由此不难看出,即便疫情的影响在慢慢消退,但对于服装行业的影响却是长久的,并且伴随着消费者购物模式的转变,依靠线下体验销售的童装业务,生意变得愈发艰难。
门槛较低的童装行业正面临激烈竞争
童装行业的不景气,不止是受到疫情影响,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门槛低、入局者众,鱼龙混杂下竞争尤为激烈。根据前瞻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2016-2021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2021年恢复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563亿元。
然而,中国童装市场份额较为分散。2021年,巴拉巴拉是唯一一个市场率超过5%的品牌。除此之外,在市场有一些声量还包括南极人、dave&bella、迪士尼、优衣库等。再往后排,就是一些无品牌、弱品牌或区域小品牌,但它们却占据了当前童装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
此外,在童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中,除却同质化竞争、品质参差不齐,仿冒盗版情况更是屡禁不止,并且还凭借低价抢夺正版产品市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童装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
此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1年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显示,在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抽查结果方面不合格率达到14.9%。
而在近期,曼坤(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584元,并没收违法所得588元。处罚事由显示:经抽检,当事人生产的nbakids童装针织裤纤维含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同样的,零到七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也因生产、销售的产品以不合格冒充合格,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0.18万元,罚款2.39万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生产的连体衣服纤维含量项目不符合FZ/T73025-2019标准。
此外,上海俏云商贸有限公司因销售假冒的“NIKE”“CHAMPION”等知名品牌的儿童服装类产品,被移送至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或成为童装企业突围关键
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童装企业想走得更远必须在白热化竞争中找到突围之路。然而,纵观当下国内大多数童装企业,还停留在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渠道动销,缺少品牌营销环节及产品创新。
《定位》里面说:任何在顾客心智里没有位置的品牌,终将从现实中消失。因此,在千帆竞发童装赛道中,品牌建设已然成为童装企业提高声量的关键。而品牌需要找到适合品牌调性的内容平台,建立自己的全域营销阵地,全方位触达消费者。
据悉,目前安奈儿已成立专业的电商销售团队,大力发展线上业务,提升公司在电商领域的市占率和品牌影响力。并且除小程序、直播带货外,该公司还与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合作。
随着年轻父母受教育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的消费观念、育儿风格开始向高质量、精细化方向转变。对于童装,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符合的当下审美,衣服品质也要升级。
就例如:小蓝象推出既可以快速排汗,又柔软舒适的专利排汗面料“蓝魔纺(Blue Magic)”。幼岚推出比普通棉更柔软、更温暖,以及更有弹性“撸猫棉”。
综上,如何快速进行思维转换,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塑造品牌IP,提高品牌市场声量,成为想要童装品牌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放眼各行头部企业,商海浮沉、拼到最后无非是长期专注,这是突破自我、价值生长的终极密码。在监管从严、消费升级的童装赛道下半场,劣币们的问题也渐渐开始显现,而最终留存下来的,只会是围绕用户需求,产品差异化、服务体系、品牌调性、会员精细化运营等全方面进行规划,有着自身护城河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