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世界处于美苏争霸期间,全世界都被压抑着,看似和平的世界实则暗涌流动。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不仅仅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大力竞争,甚至在你能够想象的都在互相较劲。
美苏争霸下的产物上天入地是人类一直所梦想的,自从苏联把加加林送往太空,人类才真正的走出地球,面向宇宙,而在这之后的航天探索却被美国反超,美国在1969年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去往地球以外的星球,在航天事业上把苏联甩在了后面。
不甘心作为上天“失败者”的苏联,开始了另辟蹊径,为了能够挽回曾经失去的面子,苏联开启了举世闻名的科拉超深钻井工程,这项带着苏联“脸面”的工程于1966年被设计,在1970年开始进展,直到1992年才停工,深度为12262米,目前为世界第三深。
代表苏联“脸面”工程位于俄罗斯极北摩尔曼斯克州内科拉半岛上,一项可以和登月计划而“媲美”的超深钻井工程在1970年开始实行。
在1970年5月24日,在成千上万的科研人中只有极少数的科研人员得以到现场参加工作,并且所有参加此项钻探工作的人员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水平达到大学教授一年的年薪,而这整个计划都是在苏联地质部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可见苏联对此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可能就会随随便便的就停止、结束这项工程的。
地质研究
在苏联方面宣传的,实行科拉超深钻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地质研究,美国进行了地球以外星体的地质研究,而苏联不甘心做第二个,所以进行这项地质工程。
而这个钻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测之前通过地震波研究所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部分直接的地壳和地幔之间的莫霍面界面。在这之前美国曾经在海洋中进行过探测莫霍面界面的研究,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
而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探测地心以及了解地心内贵重矿物质是如何形成的,而当钻探深度达到9500米时,钻头钻进了一个含有黄金和钻石的地层。取出的岩芯经分析表明,金含量居然高达80克吨。要知道金含量达到4克吨的金矿层就具有商业开采价值,这里几乎是金子的宝藏。这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苏联为此得到一个宝藏。
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但是看似在理论上非常简单的钻井工程,在现实中却是困难重重。理论上只要一台旋转的钻机在强大的发动机带动下,进行破洞,当钻头磨坏的时候,只需要人工进行更换就可以,而在1970年到1983年这13年之间,苏联下挖总深度为12000米,进度惊人,但后续的下挖速度却犹如蜗牛的速度,在1983年到1993年,十年的时间才仅仅挖了262米,相当于一年只有26米而已。
苏联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由于经费的问题,在后期这项工程进展缓慢,而之后经费不足而宣布停止这项曾经引以为傲的工程。
在经费不足之外还有是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在穿越7000米内的花岗岩层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钻杆卡孔的事件,许多位置的钻井就是因为无法取出钻杆而舍弃,这让许多科研工作人员心态爆炸。
并且当时钻探越往下温度越高,尽管特制钻头可以在超过613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但是高温加高速导致钻头使用寿命下降,在当时更换钻头也是一件要事,换一个钻头的成本都需要上万美元,这个代价弊端在后期越来越明显。
另一种声音虽然说科拉超深钻孔工程的这一深度和地球半径6378千米相比,只占到了0.19%,但是这已经是当时人类所能够进行的地球最深处了,而这场世界级的工程却被由于经费不足的理由而宣布停止,显然无法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苏联在进行这项工程的时间到底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就会被停止呢?真的因为是经费不足吗?顿时人们疑问漫天飞舞,甚至有的人还希望能够听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答案才能够满足。
一时间地心人的说法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当钻孔达到12000米的时候,工作人员听到从洞口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阻挡着钻孔继续下去,而一些前苏联人声称从钻孔中听到了哭声和叫声,他们担心他们已经钻透了地表,进入了地狱内部,因此放弃了继续在科拉半岛钻探,这也许就是科拉超深钻孔工程被誉为地狱之门的由来吧。
但是专家对这些钻孔中遇到的声音解释说,那其实并不是什么地心人、超自然现在而是当地一家采矿冶金企业在工作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关于什么地心人、超自然现象都是谣言,只能够听听乐乐,毕竟没有科学依据。
在1994年科拉超深钻孔工程停止以后,这项研究仍然持续了多年,直到2006年资金耗尽,并于2008年,该地址被废弃,科拉超深钻洞口被生锈的金属帽盖严。
当人类在仰望星空,我们不能够忘记脚踏实地,人类对于所生存的地方了解的寥寥无几,虽然说科拉超深钻孔工程停止了,但是人类对地心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只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能够更好的拥有未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人类终究是在不断的成长的。附表:科拉超深钻孔发现
1.此前科学家认为地底7公里存在花岗岩-玄武岩的过渡层,但观察后发现并不存在。
2.在6公里深度发现了微生物的化石样本。
3.钻孔的泥浆中意外地冒出大量的氢气。
4.发现了富含黄金的岩石层,黄金含量达到了每吨8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