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

让“‘我能学好数学’成为每位学生的信念”。

怎样学好数学给孩子的3点建议:特级教师张宏伟(1)

新生见面会,一位家长揽着孩子,恳切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就是奔着‘全景式数学’来的;我这个孩子语文、英语都不错,就是数学不好,可能是遗传吧,我小时候数学就不好,数学太难学了……”

我及时制止住了家长,拉过孩子,对孩子说:“小朋友,我是数学老师,更了解数学的事儿,你妈妈对数学有误解,其实每个小朋友天生就是数学家,都能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是人的本能,甚至是动物的本能。”接着,我打开手机里的视频,给孩子讲了“老虎能根据鬣狗的数量决定是否放弃猎物、野牛用统计决定集体去向、乌鸦识数,以及“数学家对一个月大婴儿认识娃娃数量的测试实验”等真实事件。孩子和他妈妈都倍感惊异!我说:“正常的人,学习数学和遗传没多大关系,你语文、英语都很好,数学也一定能学好!”孩子的目光明亮了起来。

这个家长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不是个例。从2006年起,我连续数年不定期,调查、访问过近千人,发现“数学枯燥、不好学、学数学要有天赋”是很多成年人的普遍看法,已经形成一种社会群体性共识,更可怕的是成人们还不避讳孩子在场,毫无顾忌地谈论、发泄自己对数学的负面情绪和不当认识,给孩子形成了“数学难学”的群体性心理暗示,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这样的负面影响:

一是打小在学生内心深处播种下了数学难学心理预设。这种先入为主的群体性预设形成一道阻碍学生学习信心建立的屏障,使数学学习信心的初建变成打破原来印刻的重建,让数学学习自信的建立更为艰难。

二是持有学习数学靠天赋和遗传论的家长,会在日常常常念叨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孩子在其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自然也就自我认同“随”其家长,也不适合学习数学、学不好数学。同时,还给孩子找到了学不好数学归于外因的理由——遗传,而不再内察和细究自己的内因。

怎样学好数学给孩子的3点建议:特级教师张宏伟(2)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让更多的孩子建立更充分的数学自信呢?在此,给老师分享一下我们全景式数学教育团队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是联手家长和所有的搭班教师给孩子重塑这样一种数学学习的心理场: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找到合适的方法,人人都能学好数学!让“‘我能学好数学’成为每位学生的信念”。

比如,每接一个新班,我们就会给孩子欣赏上述的数学是动物生存的本力,人天生就会数学、适合学数学的故事和科学实验等,并在学习的全程中,不失时机地不断强化,让“人人都能学好数学”这一观念深入其心,成为班级的共识,成为一种信念。

同时,也会通过家长会、座谈等方式,努力传递和改变家长观念,让家长在家庭里捕捉各种机会不断正向激励、强化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并努力纠正和影响社区的其他家长和成人。用成人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给孩子正向的引导和影响。

二是实施全景式数学教育的定制化学习,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定制如其所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对特殊情况的孩子定制特需课程,对孩子学习中的失误和波折总能充分包容、耐心等待、温润帮助,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成功的自我实现中不断走向新的成功的学习。

三是建立“数学好学小论坛”,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学生随时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成立随时可以咨询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心结的“全景数学魔法室”,对学习数学暂时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充分的学前辅助,方法指导,心理辅导,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支撑,让孩子在新学习中真切的感受到“我也能学会、我也能学好”,不断从成功中走向成功。

四是采用各种方式,优先捍卫和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将数学学习更多地与孩子自己的生活链接,成为其身心成长的须要,真切的感受“数学真好玩”的同时,更感受到“数学真有用”,大力丰富数学活动,搭建更多的让学展示自我和体验成功的平台和机会,让孩子在更多的数学内容中、更多的方面、更多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数学长处,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比如仅仅“表内乘法”,我们就设置了诸如:杠杆平衡的秘密、同品多购大赛、我涂数寒图、口诀工艺品制作、口诀跑地快扑克大赛、口诀魔法盘、口诀迷宫、单项或组合口诀的正确背诵关、倒背关、速度挑战、随机背诵挑战等45种的可以获得奖状、奖品或者积分的活动。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自愿选取其中几种进行挑战。每个孩子都能在丰富的口诀活动中找到多个擅长和成功的点,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信心和快乐。

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科学和科技养分的来源,中国要成为基础科学的强国,就一定要成为数学的强国。小学数学又是基础之基础,只有更多的小学生从小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我国的数学人才培养才会有更大、更强的“分母”,才会像“全民都‘乒乓’而成为乒乓强国”一样,我国未来才会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数学人才,更早、更快、地实现数学强国的梦想。

——愿学校能和社会、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整合各种力量,改善对数学学习的成见、重塑学习数学的信心的场,让“我能学好数学”成为每一个孩子的信念,让数学强国成为每一个孩子打小的理想。

来源丨全景式数学

编辑 | 白衣

商务合作请拨打010-82296824(梁老师)

010-82296739(康老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

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

“双减”新政后,期待父母们“四增”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