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建远

2021年2月,丹阳司徒大坟村。远远只见,村之北,一山拱立,宛如日食时的半个太阳,嵌在山顶的苍苍林木,则似日之光晕。近前,山下立镇江市文保碑:高陵。据称,陵中埋葬着如太阳般光耀东吴的始祖武烈皇帝孙坚。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

西面驴行小道上积满落叶。沿小径上山,两侧遍生乔木、灌木。饶是草木萧萧之际,亦难以深入腹地。于树木掩映中,瞰下方水泥道,白亮亮延伸于绿野中。东坡较陡,趔趄下山。西侧芦苇蓬花,红杉笔立。网上早年照片,南麓小庙,黄漆堂皇;西则池塘,碧波荡漾。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3)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4)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5)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6)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7)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8)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9)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0)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1)

(网上2006年照片)

谭巷村东亦有土墩墓。山体同样呈馒头状,满山林木,翠竹茂盛。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2)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3)

三代葬一地?

孙钟—孙坚—孙策,为祖孙三代。

据传三代同葬司徒。白鹤山孙钟墓、大坟村孙坚高陵、谭巷村墩下土墩墓,呈三角排列之势。

孙钟种瓜。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4)

(孙钟)

这是一位积德行善的乡下人,又是所有为子孙造福的华夏父母的代表。种瓜逢荒年,只结得一瓜。行人乞瓜,钟思老母,仍分与一半。乞人为仙,指点未来。孙钟为子孙选择最好的归宿:数代为帝王。仙人指山下宝地为孙钟墓,化鹤而去。

中国古书阿谀皇家惯用手法(以下所引方志也多附会)。但蕴含其中的道德教化却千年不朽。

清乾隆《镇江府志》卷3山川:“白鹤山,在县西十里,孙钟墓在焉。”

民国《丹阳县志补遗》卷6古迹:“灌瓜井,在县西十五里的白鹤山。山有三仙庙,庙前有井,相传为孙钟灌瓜井。”

报载,2016年11月6日,来自南京、镇江等地的江苏孙氏后裔代表自发来到丹阳,拜谒孙氏历史文化遗迹。江苏孙氏后人还寻访了白鹤山遗址,只是,昔日的白鹤山早已荡然无存,被宽阔的白鹤路所替代。孙氏后人还考察了保存于丹阳天地石刻园内的灌瓜井栏。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5)

(灌瓜井栏)

吴王坟。

《历代陵寝备考》:“孙策墓在镇江城南,地址不详。”宋《嘉定镇江志》亦称孙策墓在丹徒。而与丹徒相邻的丹阳司徒谭巷村墩下土墩墓,土人传为吴王坟——孙策葬处。

孙氏祖居浙江富阳。

严其林《孙钟事迹与传说考析》:六朝及唐人所撰均记孙钟居富春(今富阳),死后葬富春县城东,而非曲阿。后世镇江志书中所以有这类记载,应是与孙钟之子孙坚后来在军阀混战中战殁葬于曲阿而作的附会牵强,是古文献中常见的事类移植现象。

“猛虎”是何许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东之虎”孙坚无疑是三国时期首批英雄之一。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6)

他——

平乱第一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孙坚横空出世,先后参与或独自平定会稽之乱、长沙之乱、黄巾之乱、凉州之乱及反董(卓)战争,一刀一枪累积功名,最终官拜长沙太守,封乌程侯、破虏将军。

反董第一人。关东诸侯以袁绍为盟主,组织反董联军,一行人横眉立目,杀气腾腾。但在实际战斗中,真正与董卓军团正面交锋且多有胜绩的,唯有江东猛虎孙坚。

被“黑”的第一人。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事迹精彩绝伦: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实际是:孙坚击败吕布,并斩杀华雄。《演义》中,却被罗贯中无端屏蔽。

无福第一人。孙坚一路高歌猛进,董卓仓皇败退长安。孙坚进入首都洛阳,打扫汉代宗庙以太牢祭祀,无意中得到了传国玉玺。然在一次突袭行动中,孙坚被对方黄祖手下用暗箭射死。传国玉玺也不能护孙坚周全,可谓无福消受之人。

他——

轻狡。有网民引用典籍论证:《三国志·吴夫人传》:“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岳父家族何以嫌弃而又敬畏孙坚?《后汉书·杨终传》:“要结轻狡无行之客……”《三国志·贺齐传》:“县吏斯从(斯从,人名)轻侠为奸……”《三国志·刘晔传》:“扬士(扬州一带士人)多轻侠狡杰……各拥部曲……素以钞略为利。”原来,孙坚的“轻狡”是指:勇敢果健;拥有个人武装力量;从事打家劫舍勾当!

猛虎。作战勇猛,所向披靡。有“江东之虎”之称。

强梁。《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过分强猛豪横的人没有好的归宿。

泽被。为后世基业而奠基。孙坚留给子孙的是他的名气与威望,是他收拢的幕宾将领。这些都是子孙在创业时巨大的无形资产。

镇江市文保碑高陵碑文:

高陵,俗称大坟,为孙坚之墓。孙坚为三国时代吴主孙权之父。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孙坚征讨荆州牧刘表,被黄祖军士射杀于襄阳岘山,归葬丹阳,时年三十七岁。孙权称号,谥坚曰武烈皇帝,尊坚庙曰始祖,墓曰高陵。高陵现存高大的封土堆,底径约30米,顶高约15米。元代《至顺镇江志》载:“孙坚墓,土人至今称为孙坟,以其最大,异于他坟,故又呼为大坟。”

高陵有盗洞?墓内也可能空空如也。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7)

(高陵顶部发现的塌陷小坑。网上照片)

2005年冬,南京江宁上坊孙家坟发现规模大、规格高的孙吴墓葬。研究员王宁邦考证认为,是孙坚及2位夫人的合葬墓高陵,建于孙权在位期间,孙坚尸骸由丹阳高陵迁葬而来。但他也坦言,推测东吴墓主是孙坚也只是目前从考证角度得出的结论,其研究成果还有待于今后更多的考古发现或历史文献资料来最终证实。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8)

霸王岂等闲?

在三国时代,小霸王孙策也是最配称为英雄的一位。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19)

(孙策)

据石胜华先生的《丹阳读本》:

父亲阵亡时,孙策年仅17岁。葬父后,图谋复兴大计。很快,在曲阿之战中,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击败牛渚山、秣陵城、梅陵、湖熟、江乘这些曲阿城外围的守军,迫使曲阿守将刘繇出战。

期间又与骁将太史慈,在曲阿郊外神亭岭大战,《三国演义》15回将其命名为“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后太史慈逃往泾县,孙策亲自攻讨、收降之。太史慈从此追随孙策,辅佐孙权屡建战功,死后,被孙权厚葬于镇江北固山上。

曲阿之战,孙策以5000完胜2万,是三国时期以弱胜强的典例之一。此后,他初步统一江东地区。

出师未捷身先死。200年4月,正当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门客所伤,不久身亡,年仅26岁(后被孙权追谥为长沙桓王)。

史载,许贡为吴郡太守,欲上表汉献帝,谓孙策与项羽一样骁雄,应召回京城,否则必为后患。不料被孙策发现而被绞杀。许贡门客不忘故主,发誓报仇。因孙策有单骑出猎,在野外思考的习惯,三门客趁其轻装外出打猎时,放冷箭射中面颊。孙策终因伤口感染,不治身亡。

孙策临终将基业托付弟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一代英雄,撒手人寰。

司徒墩下土墩传为孙策墓,恐不可信。因考古发掘,地表采集的陶瓷片为周代遗存。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0)

一说苏州盘门外的大冢即孙策墓。宋代滕宬《孙王墓记》云:“孙王,长沙王也。”明代卢熊《孙王墓辨》云:“盘门外大冢,秋雨颓靡。往视圮处,盖其隧道,有石刻隶书,云‘大吴长沙桓王之墓 赤乌三年’,凡十二字。“1981年,苏州博物馆派人发掘清理,未能找到孙氏墓葬的确凿证据。

亦有葬安徽、浙江说。皆证据不足。

,时长02:27

尚香冢丹徒?

孙尚香,是文艺作品中的名字,正史、野史均无此名讳。戏曲《甘露寺》(一名《龙凤呈祥》)和《别宫·祭江》中,她是女主角。她对刘备之一往情深,想来不过艺术家的创造而已(211年刘备入蜀,孙权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吴,自此,《三国志》中也再没记载过孙夫人回吴后所发生的事情)。

《三国演义》亦竭力渲染其英武形象。54回甘露寺成亲,“玄德入洞房,灯光之下,但见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吓得魂不附体。”55回更以诸葛锦囊及大夫刘备衬之。刘备困在东吴,欲返荆州,求告夫人。孙氏拿定主意“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一路3次为丈夫解围,从容应对周瑜、孙权派来的拦路虎与追击者,发尽雌威,尽显霸气,可谓智勇双全;而作为未来蜀汉之主的刘备,只会屡屡在她面前哭求,简直是窝囊废一个。

2021年10月,我们来到与丹阳司徒镇相邻的丹徒上党镇高陵村。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1)

这里已由当地人竖起“孙尚香”墓碑。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2)

据王永凤《高陵村的调查与孙权家族陵墓辨析》:

2011年12月,高陵村在修建田间道路时,挖掘出由青石雕刻而成的一尊无首石人和一尊卧姿石马。后经省、巿文物考古专家鉴定为三国时期皇家墓葬神道的石像生。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3)

据了解,高陵村民大多姓辛。《辛氏家谱》记载:“辛氏祖籍云南,是专门迁居本地,为孙姑娘看守坟墓,一代代繁衍至今。”

显然,这些不足以证明姑娘墩为“孙尚香之墓”。

在高陵村,另有“泊公庙”、“柏子墩”2处据说也是东吴遗迹。

泊公庙楹联:”巍庙皇陵孙氏迹;古传今兴泊公基。“泊公,一说即渡河、江而南的先秦吴国始祖太伯。因孙权一脉自孙武迁居吴国后,为官作将,与周天子同宗共祖,孙权家族也可以说是太伯的后代。伯、伯,同音,“泊公”即“太伯”。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4)

“先有柏子墩,后有高陵村。”高陵村有土墩“柏子墩”,乃村中最古老的东吴遗迹。民间传说“柏子墩”,是太伯子孙葬所,即柏子墩墓。按此,柏子墩当为伯子墩。

孙坚墓丹阳(江苏丹阳三国时代的孙坚墓是真的吗)(25)

笔者去年考察,从树的角度,解读其应为“朴子墩”。此处又有别解。

东吴几易都?

人尽皆知,三国东吴首都在今南京。其实,东吴曾几易其都。镇江曾是东吴首都。

建安初,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吴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208年(汉建安13年),孙权吴郡治所由吴县迁到京城(今江苏镇江)。

211年(汉建安16年),孙权迁治所到秣陵,筑石头城,改名建业(今江苏南京)。

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以鄂(今湖北鄂州)为都城,改名武昌。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因战略考虑,迁都建业。

往事越千年。周吴古地,东吴遗迹,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