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料理,就不得不提寿司,尤其是这些年日料店的火爆,精致美味的寿司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但不知从何时起,菲李居然开始听到这样一种问题:
对此菲李只想说:
在日本,寿司还被称作“鮨”或“鮓”,并且这类称呼的寿司店被日本人视为更加高档、古雅的存在。
而其实早在中国的《尔雅·释器》一书中,就有“肉谓之羹,鱼谓之鮨。”的记载。也就是说,其实日本人吃寿司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在吃类似的食物。
不过和现在的寿司有点不同的是,古时候的“寿司”主要是将盐腌渍过的咸鱼,配合米饭一起吃,后来鱼肉也逐渐延伸为各类蔬菜和肉类。
这样的吃法在中国后汉时期就已经比较普遍了,据说后来一些人因为躲避战乱,于是乘船远渡海外到了日本,顺便就将这种吃法带了过去。
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中国寿司吃法的传入可算是救了他们一命,因为缺乏比较好的食物保存方法,他们常常要面对食物短缺的危机。
而这种腌制发酵的保鲜方法,让普遍吃鱼肉的日本人如获至宝,他们将发酵后的鱼肉搭配米饭来吃,又因为处理过的鱼肉带有酸味,于是就管这种食物叫“su shi”。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寿司在日本人手中慢慢进化,食材越来越丰富,又因为保鲜技术的进步,日本人吃寿司越来越注重食材的新鲜感。
与此同时,寿司也曾一度成为日本宫廷贵族的最爱,并逐渐成为日本国民级的料理,并最终发展出了各种流派和种类。
而在长期发展中,寿司也在日本发展出了地域性,这里就不得不提关西寿司和关东寿司的battle了。
稍微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日本人玩起地图炮也是超级猛的。其中关东人和关西人就是日常相互diss 的欢喜冤家。
虽然日本地方不大,关东与关西其实也就相隔500公里,基本属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那种。
关东人认为关西人太吵闹,不会说话,全是一帮土包子。
关西人则认为关东人外表看似冷淡,实则内心闷骚,并且一天到晚瞎嘚瑟,整的自己跟个暴发户一样。
日本人自己也很清楚这样的地域互黑,并且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常常玩梗,《名侦探柯南》中,来自关东的工藤新一和来自关西的服部平次就常常相爱相杀。
因此既然相互看不对眼,在饮食文化上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就拿寿司来说,关西人更注重底蕴和技术,因此箱寿司是他们的最爱。
而关东人更看重食材的新鲜程度,种类繁多且做法简单的握寿司更加符合他们的快节奏生活,这也是我们平常主要见到的寿司种类。
但不管是关东人还是关西人,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深深为自己国家的寿司文化自豪,并且在日本还有类似“寿司之神”这样的称号。
基于这样的自豪感和喜爱之情,日本人将寿司做得越发精致,再加以不断地宣传,日本寿司成为了精致派美食的代表,被认为是比中华美食更出色的产物。
实际上,日本寿司的精致做派和火爆,恰恰凸显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尴尬,因为吃的东西实在太简单和单调,他们只能尽力在精致上下功夫。
作为对比,中华美食论花样种类,可能光是一个菜系就已经能吊打日本,又因为风格变化多样,很难用一句话概括。
举个列子,说起日本美食,大家都会想到精致,但说起中华美食呢?没法说的,因为风格太多,不像日本那么单一。
但风格多样不代表不精致,种类繁多不代表不高端,中华美食中的面点、刀工、摆盘……无一不透露着精致和千百年的文化底蕴。
说到底,不是中国美食没有比寿司精致的,而是我们既有精致高端的名菜,也有亲民简单的小吃。
中国人大概在宋朝之后,
逐渐抛弃了寿司的吃法,
说到底或许也是因为在古人看来,
比寿司好吃的美食实在太多了吧。
,